•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案例 >> 案例首頁

    案例頻道

    協作多機器人系統的模塊化設計與實現
    • 企業:控制網     領域:傳感器     行業:其他    
    • 點擊數:2081     發布時間:2004-09-17 11:15:00
    • 分享到:

     

     

    李春 鄭志強

     1、引言

     

            80年代末,隨著機器人學、DAI和分布式系統的研究與發展,機器人已朝向分布式、系統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尤其是基于MAS的多機器人協作問題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目前智能體(Agent)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被認為是一個能作用于自身和環境,并能對環境做出反應的物理的或抽象的實體[1],是一個具有自主性、主動性、社會交互性及反應性的對象模型.MAS則是Agent的集合.每個Agent都是一個具有相同的問題求解方法的自治系統,能利用局部信息進行自主規劃,并能通過規劃推理解決局部沖突實現協作,從而完成與自身相關的局部目標.依據MAS的特性來組織和控制多個機器人,使之能夠協作完成單個機器人無法完成的復雜任務[79]是機器人學研究領域的新課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國外一些著名研究有:ACTRESSCEBOTSWARM等系統。

     

        我們要實現的系統是以多個移動機器人為控制對象,以開闊區域為試驗環境,要完成多個隨機散布的機器人排成指定隊形的任務,每個機器人要有不同層次的合作能力.我們將機器人封裝為Agent和車體模型兩部分,其中Agent是廣義的機器人控制器,車體模型是機器人的物理實體.這樣,多機器人的合作就體現為多Agent的合作,各機器人依據其子目標,動態地規劃各自的運動序列,在自主狀態下采用自主行為,在沖突狀態下采用合作行為,從而協作完成系統任務.本文就是基于這樣的背景提出了系統原型. 

     

    2、合作機制與控制結構

     

        群體的智能行為要求多機器人之間必須能夠有效合作,這涉及多方面的問題,首先是如何組織機器人去完成任務,這是任務級的合作,體現為高層的組織形式與運行機制[2].多機器人間關系明確后,合作又體現為具體的運動協調規劃與控制問題,這是控制級的合作,用來解決局部沖突. 根據系統任務的要求,我們選取協商和競爭的合作方式,實現如下合作機制:在任務層,實現了基于競爭的子任務指定;在行為層,通過采用動態優先級設定技術消解局部沖突,實現了資源的合理分配[3].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