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案例 >> 案例首頁

    案例頻道

    ControlLogix控制系統故障分析及處理
    • 企業:羅克韋爾自動化    
    • 點擊數:2506     發布時間:2005-06-02 11:27:39
    • 分享到:
    針對ControlLogix控制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故障現象,從控制系統硬件配置、模塊數據交換和控制網絡組態的工作原理出發,對故障原因進行詳細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和建議。

    摘要:針對ControlLogix控制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故障現象,從控制系統硬件配置、模塊數據交換和控制網絡組態的工作原理出發,對故障原因進行詳細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和建議。
    關鍵詞:ControlLogix;PLC;控制系統;ControlNet;故障分析

    Abstract: Aiming at some failure phenomenon of ControlLogix control system in operational process,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 analysis about failure reason from hardware configuration of control system, operational principle of module data exchange and control net configuration, and provides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ControlLogix; PLC: Control system; ControlNet; Fault analysis

    1  概述

        浙江長興發電有限公司一期工程2×300MW機組輸灰輸渣程控系統采用美國AB公司的ControlLogix控制系統。PLC控制器采用32位總線的Logix5555,基本內存750K,擴展內存1.5M,通過SRM熱備模塊實現雙CPU間的互為備用。控制系統各框架通過連接模塊CNBR組成雙通道冗余(ControlNet)網絡,網絡傳輸速率可達5MB/s。畫面監控軟件為iFIX2.6中文版,采用OPC通訊方式通過上位機內置的1784-KTCX網卡連接到控制網上。該系統自2002年底投入運行以來,一直存在著很多問題,給正常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和危害。主要表現在:控制器及網絡響應速度慢,程序下載或上裝時間長;通訊模塊負荷率偏高,網絡使用效率較低;網絡經常中斷,上位機掃描不到I/O點,出現大量"COMM"報警點,致使內存溢出而死機等。現就主要的幾個問題介紹如下。

    2  控制器運行緩慢

    2.1  原因分析
        控制器選用了Logix5555外加1.5M擴展內存,作為AB的第三代控制產品,每個控制器允許250個通訊連接,該控制器不僅可以控制和組態本地框架內的I/O模塊,還可以控制和組態網絡上任何遠程框架上的I/O模塊,控制能力可達數字量128 000點或模擬量4 000點。輸灰程控系統數字量為1 552點,模擬量138點;控制器內存已使用619K,尚有66.2%的內存空閑。應該說系統硬件的可利用資源較為富裕。
        但在實際運行中,控制器運行速度緩慢,這是因為控制器具有生產(廣播)和使用(接收)的連接方法來共享標簽的能力。生產和使用標簽都需要進行連接。生產者(生產標簽數)≤127個;客戶(使用標簽數)≤250個;每個生產者生產的標簽本身占用一個連接,而且客戶使用此標簽的控制器也要占用一個連接。一個控制器所支持的整個標簽組為:生產者標簽數+客戶標簽數≤250。每個客戶使用標簽需要與控制器有一個連接,以便使用。當生產者生產的標簽數增加時,客戶可使用的標簽數則會相應減少。
        輸灰程控系統程序經過幾次大的修改,未能及時更新整理標簽,造成程序中有很多無用的標簽下載到CPU中,占用控制器標簽連接數,使CPU處理速度減慢。
    2.2  解決方法
        在ControlLogix程序中,系統具有對未使用標簽、生產者標簽、客戶標簽、模塊標簽、已強制標簽進行分類的功能,檢查發現有近15%的標簽一直未被使用過。對程序中無用標簽進行刪除并下載至PLC控制器,程序下載和上裝速度明顯加快,程序掃描時間由3019μs降至1815μs;PLC內存消耗也減少了近10%(559K)。

    3  CNBR模塊CPU負荷率偏高,網絡效率較低

        原系統中各CNBR模塊CPU使用率一般都在30%以上,其中控制器框架內的CNBR模塊CPU負荷率高達70%以上,當操作較多或在事故狀態下,CPU將長時間處于滿負荷運行。
    3.1  模塊數據交換工作原理
        ControlLogix控制系統的I/O數據交換采用生產者/用戶方式,I/O模塊不再是被動的數據承受者,而是主動的數據產生者,它們按照定義的刷新時間發送或接受數據。在控制器中,程序掃描和I/O掃描是分別進行的,I/O數據暫存在定義的數據緩沖區,程序掃描則引用緩沖區的數據。I/O數據的刷新時間完全地獨立于程序掃描時間,它取決于模塊信息傳遞方式。
        I/O模塊的類型和框架位置決定了控制器數據緩沖區與I/O模塊之間傳遞的信息方式。對處于本地框架模塊:數字量輸入模塊可使用COS(Change-Of-State)方式,也可以指定為RPI(Requested-Packet-Interval)方式;模擬量輸入模塊則可采用實時采樣(RTS)方式;對于輸出模塊(包括數字量和模擬量),在控制器發送數據后模塊幾乎可以立即接收到數據。
        對處于遠程框架的模塊,通過1756-CNBR模塊將同一機架上的I/O模塊的數據合并,構成了邏輯機架優化連接。該方式下,控制器與通訊模塊之間建立單一連接,然后通訊模塊與每個I/O模塊建立連接,通訊模塊收集來自各個I/O模塊的數據存入CNBR數據緩沖區,打包后一起通過網絡發送。
    3.2  原因分析
        根據模塊數據交換工作原理,數據交換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控制器數據緩沖區、CNBR模塊和I/O模塊的刷新時間設置值,即RPI值。RPI(請求信息包間隔)是一種循環數據交換,用以指定控制器數據緩沖區與模塊之間數據的交換速率,時間范圍從200μs到750ms。RPI值越小,控制器與各個模塊數據的交換速度越快,消耗控制器資源及網絡通訊模塊CNBR的資源也就越多。對于本系統而言,有14個1756-CNBR通訊模塊,近二千點的I/O點,CNBR和數字量模塊的RPI值為5ms,模擬量輸入模塊為100ms,模擬量輸出模塊為25ms,由于開關量和模擬量無快速數據交換要求,設置值偏小,使CNBR負荷率上升。
    3.3  解決方法
        根據系統節點數、模塊數、I/O點數以及硬件配置情況,在滿足工藝要求的基礎上,選用適當的RPI值。經過多次的試驗,最后把所有的CNBR模塊和數字量模塊的RPI時間改為40ms,模擬量模塊的RPI時間改為320ms。參數修改下載運行后,各CNBR模塊的CPU負荷率明顯下降,如表1所示。

    表1  修改前后CPU負荷率的對比

    第一網段CNBRCPU使用率( % )

    節點號

    1

    2

    3

    4

    5

    修改前

    35.9

    49.7

    38.1

    41.8

    21.1

    修改后

    14.6

    17.3

    16.2

    16.6

    16.5

    節點號

    6

    7

    11

    12

     

    修改前

    35.1

    40.3

    73.5

    未投上

     

    修改后

    15.7

    15.9

    25.7

    22.6

     

    第二網段CNBRCPU使用率( % )

    節點號

    8

    9

    10

    13

    14

    修改前

    41.8

    52.6

    54.5

    46.5

    未投上

    修改后

    15.8

    16.7

    17.5

    20.3

    19.7

    4  ControlNet網絡響應速度慢

    4.1  系統ControlNet網絡結構
        如圖1所示,ControlNet控制網絡由兩個互為獨立的子網組成,即本地網和遠程網。兩個網絡分別通過獨立的CNBR模塊接至CPU框架。本地網各框架間距離較近,采用75Ω同軸電纜連接;遠程網有三個框架,距離超過1000m,采用光纜連接。三臺上位機掛在本地網。


    圖1  輸灰程控系統網絡結構圖

    4.2  網絡速度緩慢原因分析
        從上述網絡拓樸結構分析,網絡硬件的規劃不僅有效地分配了數據流量,提高系統性能,而且有利于網絡的維護,因此造成網絡速度緩慢的原因應該在網絡組態的參數設置上。
       ControlNet網是一種符合開放系統互連(OSI)參考模型底層要求的新型通信網絡,最重要的功能是傳送對時間有苛刻要求的控制信息(即I/O狀態和控制互鎖),它通過時間限制存取算法來控制,即用并行時間域多路存取(CTDMA)方法,在每個網絡刷新間隔(NUI)內調節節點的傳送信息機會。通過網絡刷新時間(NUT)來組態NUI重復的頻繁程度。完整的NUT是預定信息、未預定信息和維護信息傳送時間的總和。因此改善帶寬利用率,就必須盡可能的減少用戶預定節點數來減少預定信息量,提高NUT預定部分傳送數據能力;通過合理設置NUT值來控制網絡數據流量,同時使組態內的網絡介質配置與系統實際情況相符合,以提高網絡性能。
    4.3  解決對策
        根據原因分析,首先對系統各節點地址從01開始按順序重新安排地址,使用戶最大預定節點號由原來的30減小到14;適當增加NUT值(由5ms增加到10ms),減少NUI重復性,降低網絡數據流量;修改網絡介質配置,根據二個網絡實際情況(一個為同軸電纜網,一個為光纖與同軸電纜混合網)分別進行詳細配置。上述優化需用Rsnetworx For ControlNet軟件對ControlNet網絡進行重新組態并下載。優化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優化結果

     

    第一段網絡

    第二段網絡

    NUT

    5ms

    10ms

    5ms

    10ms

    Avg. Scheduled (%)

    64.60

    6.30

    40.46

    3.86

    Peak Scheduled (%)

    65.95

    6.47

    45.75

    4.97

    5  結語

        通過上述性能優化操作,系統運行安全穩定,上述故障未再出現過。總體上來說,ControlLogix系統是一種先進的PLC控制系統,使用是簡單而方便的,但整個控制系統硬件配置、網絡組態和數據流的規劃卻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在有大量數據交換的系統中顯得尤其重要。

    參考文獻:
    [1] 浙江大學羅克韋爾自動化技術中心編. 可編程控制器系統[M]. 浙江大學出版社,1999.
    [2] Logix5555 Controller User,s Manual.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