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綜述:從工業4.0看中德合作新契機
    • 點擊數:628     發布時間:2015-05-08 18:35:00
    • 分享到:
    關鍵詞:

    來源:新華網 

        今年是中歐建交40周年,也是中德創新合作年。隨著中德兩國交流的深入,中德合作已不僅僅以經貿往來為支撐點,雙方在科技和產業創新上的合作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兩國正在開展的“工業4.0”合作便是一個例證。

        “工業4.0”是德國工業和科技發展的最新趨勢。德國希望借助傳統工業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保持其全球競爭力。這在一定程度上與中國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異曲同工。

        去年10月,中德雙方在舉行第三輪中德政府磋商后發表的《中德合作行動綱要》中宣布,兩國將建立“工業4.0”對話,歡迎兩國企業在該領域開展自愿、平等的互利合作,支持兩國企業集團及行業協會之間加強交流。為此,兩國政府將提供更為有利的框架條件和政策支持,并在中德標準化合作委員會框架下著眼“工業4.0”開展更具系統性和戰略性的合作。

        在今年3月舉行的以中國為伙伴國的德國漢諾威IT展上,中德雙方都更加明確地表現出深化合作的意愿。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中國是德國在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高科技研發領域的重要合作伙伴。德中在數字經濟領域各有所長,兩國就此開展合作可以實現優勢互補。

        展會期間,華為公司舉辦了一場圓桌會議,邀請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羅蘭貝格咨詢公司和荷蘭恩智浦半導體公司一起討論“工業4.0”議題,并與歐洲最大軟件公司思愛普簽署諒解備忘錄,在物聯網創新研發方面展開合作。

        浪潮集團等其他一些中國企業也打算在德國設立研究中心,加強與德國在生產數據收集、處理和利用等方面的合作。

        德國業界專家表示,中德優勢互補,可成為引領“工業4.0”發展的“雙引擎”,雙方在基礎技術研究、產業應用、人才培訓等廣泛領域都有合作潛力。

        “工業4.0”只是中德創新合作的一個例子。除此之外,中德之間已經建立了創新政策平臺、電動汽車平臺、清潔水平臺、生命科學平臺,并在半導體照明、海洋科技等領域開展合作。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科技處參贊趙清華說,中德科技合作呈現全方位、多層次、高水平、寬領域、重實踐等特點,已成為兩國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系統與創新研究所在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德科技創新合作在近幾年取得積極進展,早已不是單行線。雙方合作得到政府支持,以及研究機構和企業的廣泛參與,合作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泛。

        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可持續經濟發展項目經理、中國研究專家容愷樺說,中德創新合作有助于中國經濟轉型,提升中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中德兩國把今年作為創新合作年,表明兩國今后將進一步加強創新上的合作。中德良好的雙邊關系對中歐關系也可以起到積極作用。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