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遼河石油勘探局測井公司內外市場雙拳出擊,經營總收入達4億多元,同比增長20%。高速增長并非來自于大投入、大戰(zhàn)線、大規(guī)模,而是來自于大做“新”文章,在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等方面的研究推廣應用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氣。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公司全年僅科技創(chuàng)收就實現(xiàn)產值9790萬元。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人優(yōu)我精
在工藝技術上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人優(yōu)我精”是這個公司謀劃“新”文章的中心內容。圍繞這個中心,技術人員獨辟蹊徑,頻頻出奇制勝。
固井質量解釋評價技術是遼河測井公司在結合現(xiàn)有各種固井質量測井儀器基礎上開發(fā)出來的。這套軟件不僅適用于現(xiàn)有的各種固井聲波測井儀器的資料處理,而且均可以與伽瑪密度測井資料相結合來綜合評價固井質量,實現(xiàn)了定量評價。與國內外同類技術相比,這套軟件功能強大,操作簡易,在國內外居于領先水平。運用這項技術,測井公司對遼河灘海地區(qū)太陽島、葵花島構造的地質情況進行了精細研究,為遼河油田公司對這一區(qū)塊進行深入勘探開發(fā)提供了準確的參數依據。
5700成像測井是遼河測井公司得心應手的一張“王牌”技術。為了充分發(fā)揮5700成像測井技術的獨特優(yōu)勢,這個公司針對服務區(qū)域的地質特點開展5700成像測井技術的深化應用研究。在遼河油區(qū),為了解決裂縫性儲層等復雜儲層的油氣儲量計算問題,公司數解中心技術人員與有關院校合作,對成像測井解釋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基本解決了裂縫定量計算難題,得到油田公司勘探部門的充分肯定。在吉林油田的重點區(qū)塊乾西北區(qū)塊,技術人員充分發(fā)揮成像測井解釋技術優(yōu)勢,總結出油氣水層的電性特征,建立起完整的解釋標準,為甲方解決了地質難題,得到甲方的高度贊賞。2005年,遼河測井公司在內外市場共完成5700測井系列作業(yè)117井次,創(chuàng)產值2400萬元。
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有的放矢
在技術應用上,“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有的放矢”是遼河測井公司謀劃“新”市場的進攻戰(zhàn)略。依照這種技術與市場緊密結合的戰(zhàn)略,新技術、新工藝應運而生。
硬地層取芯收獲率低是困擾測井行業(yè)多年的難題。2005年,遼河測井公司技術人員在反復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優(yōu)選國內領先的技術廠家與之合作,共同破解這一難題。通過對巖芯筒的材質、硬度、韌性進行大量研究和多次試驗,成功改變了傳統(tǒng)的取芯筒材質和加工制作工藝,加大了巖芯筒的硬度。
水平井等復雜結構井是近年來遼河油田公司為提高采收率而采取的重要技術保障措施,2005年僅水平井一項就完鉆68口。瞄準這一市場趨勢,遼河測井公司將復雜井特殊測井工藝研究作為重點項目,加大研究和資金投入力度,解決了水平井滿貫組合和密度儀器探頭緊貼井壁的問題,濕接頭一次對接成功率、資料質量均較以前有了較大提高。截至2005年12月底,僅測井二分公司就完成水平井測井作業(yè)140井次,創(chuàng)產值3400萬元。
有的放矢,方能矢矢中的。在生產井測井中,流量測量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為了攻克這一難關,遼河測井公司的技術人員針對遼河油田特殊的油品性質和含水高的特點,提出開發(fā)浮子流量測井技術的構想。經過1年多的刻苦鉆研,相繼解決了浮子流量計的結構設計、材料選擇、測量核心電路制造等核心技術難題,并完成了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兩項專利。由于浮子傳感器設計獨特,具有不粘油和防砂效果,使這種儀器能夠適應惡劣的測試環(huán)境。2005年上半年,浮子流量測井技術順利通過集團公司驗收后,測井公司迅速將這一技術推廣到生產實踐中,不到半年時間完成工作量31口,創(chuàng)產值近200萬元。
信息來源:石油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