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在由機械工業價格研究中心舉辦的中國鋼鐵協會了解機械行業鋼鐵需求座談會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矛頭直指鋼鐵生產企業:“武鋼借鐵礦石漲價之機,硅鋼片的價格月月上調,變壓器企業的利潤既受到國家電網等電力公司的擠壓,又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困擾。”
記者了解到,作為變壓器的主要原材料,冷軋取向硅鋼片在國內市場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世界范圍內,能夠生產取向硅鋼片的鋼鐵公司有俄羅斯Viz-Stal和No鄄volipetsk公司、德國克虜伯鋼鐵公司、日本的新日鐵和JFE公司、美國的AK鋼公司、武鋼股份等少數幾家大型鋼鐵生產企業。
“粗略估算,我國變壓器企業一年的取向硅鋼片需求量在60萬~70萬噸,而武鋼年生產量遠遠不能滿足這一需求,市場缺口巨大。每年要從日本等國家進口30萬噸的取向硅鋼片。”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寶鋼研制的變壓器所用的冷軋取向硅鋼片尚處于試產階段,實際上只有武鋼一家生產變壓器用冷軋取向硅鋼片。
上述專家對記者分析:“武鋼率先漲價,造成從日本等國進口的硅鋼片供應商也跟風漲價,國外的廠商跟隨武鋼,價格一時很難再降下來了。”
“為了緩解硅鋼片持續上漲對變壓器企業造成的影響。應變壓器制造企業的要求,中國電器工業協會變壓器分會曾于今年4月提交了一份報告,反映硅鋼片價格過高。”消息人士告訴記者。
據透露,報告內容大致如下:今年以來,武鋼持續大幅度提高取向硅鋼片的價格,考慮到變壓器產品屬于資金密集型產品,而且交貨期比較長,按照最新的武鋼公司硅鋼片的價格核算,變壓器企業僅材料成本已接近合同訂價,導致多數企業合同執行難的局面。更為嚴重的是,由于武鋼持續大幅度提價,勢必導致國外供應商跟風漲價。而企業為了避免虧損,勢必調高變壓器產品價格,導致電網建設成本上升,不利于電網發展。
“國家發改委曾過問過此事,但現在硅鋼片的價格仍然超高位運行。”專家告訴記者,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產品供不應求,價格升高無可厚非,但價格升高應該有一個度。而且這也僅僅是站在一個企業的角度,卻是有損國家利益的。
變壓器企業自身的特點是交貨周期比較長,一般在3~6個月,長的甚至要1年以上。合同中的產品價格,都是根據當時的原材料價格測算出來的,“大部分生產廠家都沒有料到原材料的價格漲勢會如此迅猛”。
專家表示,“只有等到寶鋼30萬噸的生產能力達產后,市場價格才可能出現下調,建議由國家相關部門出面,制止這種暴利行為,維護國家利益。”
機械工業價格研究中心市場研究部部長粟東平對記者表示,價格中心將密切關注鋼材等對機電行業產品價格的影響,加大機電產品價格指數研究力度,給市場一個反映國內機械產品價格行情動態的指示器,為政府決策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從整體上和各個方位監測市場的運行態勢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