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中國企業距離世界有多遠?——聚焦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中國“新領軍者”
    • 作者:韓潔 孫洪磊 徐岳
    • 點擊數:528     發布時間:2008-10-20 14:23:19
    • 分享到:
    關鍵詞:

        將主題確定為“下一輪增長浪潮”的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來自世界各國的代表在展望全球未來發展的同時,更將關注的目光投向正在崛起的中國“新領軍”企業群體。

        作為此次夏季達沃斯論壇最重要的一大議題,“走向全球”被視為各國企業全球化戰略共同的主旋律。世界經濟論壇連同《哈佛商業評論》在此次論壇上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盡管全球經濟低迷,但接受調查的210家新領軍者企業中,有一半以上表示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并購至少一家海外企業。這份報告也注意到了近年來中國企業海外擴張進程的加速。以海爾、華為、聯想、長虹等為主導的中國大品牌企業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打破以前西方發達國家并購中國企業為主的格局,開始轉為雙向互動式的并購。

        盡管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加快向國際市場進軍,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目前,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大多還是在國內市場居壟斷地位的國資企業,相對于總量巨大的中國經濟,中國缺乏真正的世界性公司。

        在2008年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世界500強名單中,中國有35家企業上榜,但其中大多數是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此外,這些進入500強的中國大企業與國際大企業的總資產收益率和資本收益率相比,大都低于國際大企業的平均水平,品牌競爭力較弱,全球化水平較低。 

        中國新領軍者企業代表、北京華旗資訊(愛國者)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馮軍表示,阻礙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一大障礙是中國品牌的國際形象尚沒有樹立起來,很多產品雖然已經達到與國外品牌等質,但由于中國品牌整體形象低,還是要靠相對較低價格擴大銷售。

        世界經濟論壇報告指出,規模不夠大,利潤不夠多是導致中國企業海外競爭力不強的重要原因。盡管中國市場成長迅速,但市場相對分散,因為區域收入不均衡,一些發達地區銷售的產品在落后地區顯得價格太高,再加上受交通、物流和零售渠道等因素影響,導致各區域更注重于在本地區發展,從而形成很多區域品牌,而不是國家品牌。這些因素限制了中國企業走向海外。

        南開大學商學院院長李維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企業與中國經濟一樣處于高速成長期,企業在短時間內膨脹起來,很多基礎沒有打牢,容易形成“浮腫”。此外,中國企業與世界最大的距離在于缺乏戰略性思維,往往是短平快的投機性思維,難以堅持做百年的企業。

        此次夏季達沃斯論壇給領軍者企業的一大啟示是要在成長過程中保持國際視野。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認為,讓企業遵照的規矩更加標準,宏觀戰略眼光跟上國際形勢,是中國企業家要解決的大問題。“中國不管是大的企業還是小企業,企業家都應該去了解國際局勢和趨勢的變化,然后改變政策和策略”。

        天津燃氣集團董事長孫伯全說,作為成長型企業代表參加達沃斯論壇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可以增加與國際企業的交流。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企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既是專業學習的結果,也吸收了國外的管理理念。但在企業做大做強后,與世界的交流更加密切,在思維方式等方面還有些不太適應,適應環境、提高世界競爭力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正如論壇與會者倡導用創新的思維解決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聯想集團董事會主席、“2008年新領軍者年會”顧問楊元慶也強調中國企業要堅持在不斷創新中走向世界。

        “來自多種不同文化的最優秀人才匯聚于此,此舉反映了這些有識之士創新的決心,這也正是聯想拓展全球業務時所希望擁有和具備的優勢。”楊元慶說。

        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認為,做一個負責任的、具有全球化視野、并擁有國際影響力的全球企業公民也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必備的要求?!疤貏e是在目前金融風暴的情況下,以及氣候變暖的情況下,企業如何發揮自身的作用,更好地盡到社會責任,是我們關心的最大問題?!?/P>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