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供熱回歸“市場化”更應該是種社會福利
    • 點擊數:549     發布時間:2008-11-04 00:55:16
    • 分享到:
    關鍵詞:

        事件:政府部門前不久公布了24元/平方米的供熱價格,剛使淄博有機氨廠宿舍區的居民感到放心,可冬季供暖即將開始的時候,他們卻要按35元/平方米的價格繳納取暖費。理由是,有機氨廠宿舍有204戶,正常繳納取暖費的大約120戶。

        “這個宿舍區去年使用熱蒸汽1300噸,按照這個使用量和今年的供熱價格163.5元/噸,需繳納21萬元的取暖費;而按照24元/平方米的政府定價繳費,120戶居民總共才繳12萬元,有9萬多元的缺口。若要繳齊這21萬多元,分攤到每戶居民,就是要按35元/平方米。”

        圈點:“熱”已是一種商品,政府部門給“熱”定了價,把住了“兩道門”:一道是熱電企業出售熱蒸汽的價格,企業不能任意抬高價格售熱;一道是城區居民取暖的價格,居民在能夠承受的范圍內享受冬季供暖。可以說,這是兩道溫暖之門,然而,卻仍有很多居民進不了溫暖之門。原因是什么?那就是這“兩道門”之間還存在著現實的差距:居民所繳納的取暖費不足以抵消熱電企業的售熱成本。

        市場始終要回歸市場,但供熱更應是一種社會福利。企業埋單,還是政府買賬,這是個很民生的問題。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