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14日,對于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來說,是可被稱作企業發展史里程碑的一個星期。在這七天里,作為行業最先進的自動化紡織設備的代表,經緯紡機的粗細絡聯紡紗系統和“十一五”期間的其他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如高鐵技術、C919大型客機、新能源汽車等一起,在國家會議中心約22000米的展館內,共同接受了國家領導人和各界嘉賓的檢閱。
參展設備是棉紡成套關鍵一環
展會后,在對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藺建旺的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此次參與展示的粗細絡聯紡紗系統僅僅是該公司棉紡織成套工藝設備中的一部分。由于棉紡工藝復雜,需要的人工較多,經緯紡機從“十五”期間開始了對棉紡成套設備的研究。
“采用成套棉紡設備的好處一是提高勞動生產率,二是降低勞動強度,三是改善產品質量,便于管理。同時它也是以信息化改造提升工業化,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在紡織行業的具體體現。”藺建旺說。
據了解,21世紀前10年,經緯紡機致力于對全流程紡紗的梳理、牽引、加捻、卷繞技術及成套工藝的研究與開發,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目前在紡織生產過程自動化方面,已經具有清梳聯、異性纖維分揀機、數字化自調勻整高速并條機、高速精梳機和全自動條并卷聯合機系統、自動落紗粗紗機、集體落紗緊密紡細紗機、變頻電機驅動的數字化自動絡筒機、高速全自動轉杯紡紗機等生產能力,并已建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棉紡成套設備示范生產線。
成套工藝可大大節約用工
在我國現有的貫穿整個產業鏈的各種紡織設備中,棉紡設備是技術最先進、國產化程度最高的領域之一。
談起棉紡設備的國產化進程,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孫文立告訴記者,上世紀50年代,為了解決穿衣問題,國家成立了紡織工業部,當時吸引了一大批留學生和國內著名高校畢業生投身紡織行業,在全國多個省市建立了棉紡企業。進入新世紀,經緯紡機作為央企,當仁不讓地承擔起了棉紡設備的研發。經緯紡機董事長(時任總經理)葉茂新首先提出經緯“棉紡成套”的概念,企業由成套銷售起步,進而組織成套開發,經過整個“十五”期間的全力培育,至“十一五”期間,棉紡成套設備開始逐漸成熟,為市場所廣泛接受,并在行業內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
“它的好處不僅在于通過電控、元器件的統一采購,可有效降低成本、方便維修和保養,更重要的是,通過從開清到絡筒多道工藝的自動化,能有效節省用工,使萬錠用工數從此前的約70~100人,降低到不到30人。同時,確保最終成紗質量達到烏斯特公報5%~15%的水平。”孫文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