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迎接第三次工業革命
    • 點擊數:689     發布時間:2012-06-12 15:48:00
    • 分享到:
    上世紀80年代,《第三次浪潮》、《大趨勢》兩本書風靡全球,因準確地預測了信息時代的來臨而備受好評。 現在,人類又處于新技術革命的前夜,新技術的發明與普及將給人們生活與工作的方方面面帶來深刻變革。最近,美國趨勢學者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業革命——新經濟模式如何改變世界》一書,引發了強烈關注。
    關鍵詞:

       《經濟日報》,2012年6月11日

       上世紀80年代,《第三次浪潮》、《大趨勢》兩本書風靡全球,因準確地預測了信息時代的來臨而備受好評。
    現在,人類又處于新技術革命的前夜,新技術的發明與普及將給人們生活與工作的方方面面帶來深刻變革。最近,美國趨勢學者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業革命——新經濟模式如何改變世界》一書,引發了強烈關注。
       
       我們的工業文明正處在十字路口。曾經支撐起工業化生活方式的石油和其他化石能源正日漸枯竭,那些靠化石燃料驅動的技術已陳舊落后,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整個產業結構也運轉乏力。過去30年里,我一直在尋求一種使人類進入“后碳”時代的新模式。經過反復探索,我發現,歷史上數次重大的經濟革命都是在新的通信技術和新的能源系統結合之際發生的。新的能源系統會加深各種經濟活動之間的依賴性,促進經濟交流,有利于發展更加豐富、更加包容的社會關系。伴隨而來的通信革命也成為組織和管理新能源系統的途徑。

       印刷業中蒸汽動力技術的引入使新聞媒體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一躍成為主要信息傳播工具。帶有油墨輥的蒸汽印刷機,以及之后的輪轉印刷機和萊諾鑄排機,不僅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同時也大幅度降低了印刷成本。以報紙、雜志以及書籍等形式出現的印刷材料,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美國和歐洲的大街小巷,促進了歷史上第一次公眾文化普及運動的產生。1830年至1890年期間,在兩大洲出現的公立學校培養了一大批勞動力人才,他們具有文字讀寫能力,能夠對以煤炭為動力的蒸汽鐵路以及工廠經濟進行系統的管理和操作。

       20世紀的第一個10年里,電信技術與燃油內燃機的結合引發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工廠的電氣化迎來了批量工業制成品時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汽車的出現。亨利•福特對T型汽油動力汽車的大量生產,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社會。幾乎在一夜之間,成千上萬的人們賣掉馬車換上汽車。為了滿足人們對燃料持續增長的需求,新型石油工業加緊開采原料,從而促使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產油大國。

       不到20年,美國各地遍布水泥公路,美國人也因此開始遷移,在幾年前還是偏遠鄉村的土地上重新安家。電話,以及隨后出現的收音機和電視機,重塑了人們的生活,催生了一種全新的信息網絡,使人們從此踏進了石油經濟和汽車時代。

       如今,我們正處在信息技術與能源體系相融合的時代。互聯網信息技術與可再生能源的出現讓我們迎來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在21世紀到來之際,數以百萬計的人們將實現在家庭、辦公區域以及工廠中自助生產綠色能源的夢想。此外,正如人們在互聯網上可以任意創建屬于個人的信息并分享一樣,任何一個能源生產者都能夠將所生產的能源通過一種外部網格式的智能型分布式電力系統與他人分享。

       分布式技術的應用,使得數以百萬計的年輕人能夠在互聯網上分享音樂,導致唱片公司銷售收入跌至冰點,甚至低于10年前的水平,這時唱片公司才真正體會到這種技術的威力所在。分散式合作技術使得維基百科取代《大英百科全書》,成為當今世界最具權威性的開放式網絡百科全書。同樣的,報業也忽視了分散式技術所帶來的“博客世界”的影響力,現在許多刊物要么停刊,要么將其所保留的大部分業務職能轉移到互聯網上。盡管如此,分散式技術所帶來的影響還遠遠不只這些。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19世紀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二次工業革命為20世紀的人們開創了新世界,第三次工業革命同樣也將對21世紀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它將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給社會經濟和政治體制塑造了自上而下的結構,如今,第三次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綠色科技正逐漸打破這一傳統,使社會向合作和分散關系發展。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