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yè)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資訊

    資訊頻道

    沒有誠信 何談科學 ——全球學術造假增長趨勢引發(fā)廣泛關注
    • 作者:王心見
    • 點擊數(shù):868     發(fā)布時間:2012-11-28 19:34:00
    • 分享到:
    本月19日,一度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日本科學界造假風波暫告一段落。日本東京大學宣布,對謊稱實施了世界首例iPS細胞臨床應用的東大醫(yī)學部附屬醫(yī)院特任研究員森口尚史予以懲戒解雇的處分。
    關鍵詞:

       來源: 中國科技網(wǎng)

        今日視點

        本月19日,一度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日本科學界造假風波暫告一段落。日本東京大學宣布,對謊稱實施了世界首例iPS細胞臨床應用的東大醫(yī)學部附屬醫(yī)院特任研究員森口尚史予以懲戒解雇的處分。

        無獨有偶,3位美國研究人員受《自然》雜志一篇文章的啟發(fā),在近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也發(fā)表了一篇關于科技期刊稿件的研究報告,不過他們研究的是期刊撤稿問題,研究的結果卻同樣令人扼腕。

        學術打假,一時間似乎突然成了科技界乃至公眾無法不關注的話題。然而,公眾如果了解了學術造假近年在全球迅猛增長之勢,就會理解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近期為什么在學術打假上會不謀而合,以及科技界近年來為凈化學術空氣所做的不懈努力了。

        《自然》雜志的思考

        2011年10月6日,《自然》雜志發(fā)表一篇長篇專題報道,對論文撤稿現(xiàn)象進行了分析。

        《自然》雜志的論文庫是全球著名信息提供商湯姆森路透集團旗下的大型科學出版物在線數(shù)據(jù)庫,2011年每周約收錄27000篇論文。按照《自然》雜志的估計,這些論文中的大部分將原封不動地一直收錄在文庫中,但有一小部分,約200篇左右的論文,后來會增加一個注腳,表示論文有所改動。還有極小部分,約五、六篇論文,未來一天將受到《自然》雜志最嚴厲的處罰:從論文庫中撤稿。撤稿標志著論文有重大缺陷,必須從文獻庫中刪除。

        《自然》雜志對論文撤稿數(shù)量的估計并不是為了說明問題而憑空想象的數(shù)字,而是建立在對過去10年撤稿情況的分析基礎上的。《自然》雜志論文庫2011年收錄的論文量比2000年增加了44%,而在2000年,《自然》論文庫中只有約30篇論文后來被撤稿,到了2011年,撤稿的論文猛增到300多篇。

        雖然撤稿數(shù)量的增長速度令《自然》雜志吃驚,但比撤稿數(shù)量更令《自然》憂心忡忡的是,被撤稿的論文只是問題論文的一小部分。根據(jù)2009年的一份調查,1%到2%的科學家承認至少有過一次編造或修正實驗數(shù)據(jù)或實驗結果的情況,但在過去10年中,出版的論文被撤稿的情況只從0.001%增加到0.02%,說明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

        那不是一次不小心

        為什么科學論文會出現(xiàn)那么多錯誤?論文被撤稿的原因多種多樣,過去人們一直認為絕大部分問題是科學家們的無心之失,是“誠實下的失誤”,一些人甚至認為論文上的一些錯誤是科學家們追求完美的結果。

        問題是這樣嗎?3位美國研究人員受去年《自然》雜志文章的啟發(fā),對論文撤稿現(xiàn)象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今年10月初,他們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fā)表文章,對人們以往的觀點提出了挑戰(zhàn)。在對上千篇生物醫(y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被撤稿的論文進行研究后,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因學術行為不端造成的撤稿現(xiàn)象比人們通常想象中的嚴重許多。

        3位研究人員利用美國國家醫(yī)學圖書館的科技文獻“公眾醫(yī)學”數(shù)據(jù)庫,檢索到1997年至2012年5月前有2047稿撤稿論文,并對是什么原因引起這些論文被撤稿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查閱了所有被撤稿論文的撤稿說明。同時,他們還研究了美國衛(wèi)生和公眾服務部科研誠信辦公室的相關報告,查閱了報刊上對學術欺詐行為的報道,并參考了著名反學術行為不端網(wǎng)站“撤稿觀察”上的信息。此外,他們還利用了工作中積累的相關信息。

     

    熱點新聞

    推薦產(chǎn)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