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投資者教育中心的組織下,逾60名投資者來到中聯重科位于湖南長沙岳麓區的麓谷工業園區進行調研,并與公司管理層進行了互動。在互動現場,工程機械行業的現狀和發展前景成了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今年前三季度,中聯重科的兩大競爭對手三一重工和徐工機械分別實現凈利潤58.74億元和19.67億元,同比分別下滑23.42%和30.51%。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三一重工在半年報中披露的是:2012年上半年,國際經濟尚未走出歐債危機陰影,國內經濟呈下行趨勢,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工程機械需求下降,市場競爭加劇。
“目前,工程機械行業有一點點改善,部分產品比如起重機和吊車銷量下滑幅度收窄,但市場前景仍不明朗,行業仍處于復蘇前的底部,并沒有根本的改善,產業鏈收縮還需要一段時間,行業資金緊張情況沒有改善,尤其是經銷商銷售模式的復蘇會更慢一點”。被問到行業現狀時,中聯重科分管財務的副總裁洪曉明女士說。
高盛高華機械行業分析師陸天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整個工程機械行業的投資已經在恢復,但是房地產的疲軟會制約復蘇的力度,去年以來鐵道部系列事件對行業的影響較大,但中長期來看投資依然在增加。在2012年湯森路透StarMine全球賣方分析師(中國大陸及 地區)評選中,陸天獲“行業選股能力(汽車機械行業)”第三名。“盡管未來中國經濟增速下滑,但持續的城市化進程仍將為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提供很好的宏觀環境,工程機械行業前景依然不錯,看好其未來10年的發展”。提到行業前景時,洪曉明還稱,自己從工作15年的海爾跳槽到中聯重科,就是因為看好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洪曉明在2010年加入中聯重科前曾任青島海爾總會計師兼財務負責人、財務總監。
與三一重工和徐工機械相比,中聯重科今年前三季業績實現了增長,但增幅明顯小于上年同期業績增幅。中聯重科今前三季凈利潤同比實現了16.75%的增長,達69.6億元。去年前三季,中聯重科的凈利潤同比增長了90.69%。
對此,洪曉明表示,公司產品鏈條長,產品結構均衡,研發實力強是業績逆勢增長的原因,開工也比較好,眼下整個工程機械行業存在產能過剩,但中聯重科不存在過剩問題。
關于產能過剩,中聯重科的董事長詹純新2009年就發出過警告。彼時詹純新表示,即使中國經濟增速達到8%左右,工程機械的產能過剩仍然嚴重。
上個月,世界銀行在其最新發布的預測報告中將中國2012年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7.7%。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速為7.7%。花旗集團目前已將2013年中國GDP的增長幅度由此前的7.6%上調至7.8%,但這一數據仍低于8%。
對工程機械行業產能過剩的最新注解來自同樣從事工程機械制造業務的山河智能。據媒體報道,與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同在湖南省會城市長沙的山河智能,子公司天津山河裝備開發有限公司成立僅兩年就已面臨行業寒冬,目前包括副總、營銷總監等都出現了離職和待崗情況,公司決策存在戰略定位偏差情況。
在互動現場,一來自湖南本地的投資者也稱,聽說湖南一國資背景的工程機械公司也存在裁員、員工待崗情況。在湖南長沙,三家工程機械上市公司中,三一重工和山河智能均是民營企業,而中聯重科的控股股東是湖南省國資委,這表明,在前述投資者眼中,中聯重科很可能就是那個裁員的工程機械公司。
“公司根本不存在裁員情況,員工輪崗休假時間最長也不會超過一個周,而輪崗也是這個行業的特性。” 聽完上述投資者的質疑后,洪曉明比較激動,并追問投資者從何處聽說中聯重科裁員了。
洪曉明還說:“公司業績一直在增長,由于成本控制得當,部分產品的毛利率甚至還有所上升,開工一直比較充足,不可能出現裁員情況,就是有裁員也不是公司的原因,而很可能是員工個人的原因”。
高居不下的應收賬款也是來訪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三季度末,中聯重科的應收賬款為196.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9.14%,較上年末增長68.8%。競爭對手三一重工三季度末的應收賬款同比增幅為39.05%,較上年末增長83.12%。
此前媒體曾報道,在經濟不景氣、工程機械行業困于低谷的同時,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卻采取了激進的會計策略,具體表現是把付款期限拉長,調整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和降低租賃銷售的首付款比例,這增加利潤的同時,也增加了壞賬風險。
對此,洪曉明表示,工程機械領域普遍采取設備租賃的方式進行銷售,這是因為產品貴,全額付款要占用客戶大量的現金流,公司會根據客戶的情況采取不同的銷售方式,對于信譽差的會增加首付款比例,并縮短付款期限,公司2007年到現在核銷的壞賬也不過7000多萬元。
洪曉明還補充說:“公司生產的每個工程機械產品都有GPS定位設備,也就說一旦發生違約情況,公司可以找到設備,將其拉回來重新銷售,目前工程機械的二手市場也很活躍,這個特點導致公司應收賬款發生的壞賬可能小,即使發生,產生的壞賬也較少”。
不過,券商對中聯重科進取的銷售策略(指降低首付比例,延長付款年限)則投了反對票。
花旗環球近期研報指出,由于去年末季銷售額基數高,加上年初至今進取的銷售策略,預計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銷售將由今年末季開始放緩,基于行業內競爭激烈及機械需求放慢,給予公司“沽售”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