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送走參加夏季達沃斯論壇的全球經濟界精英,秋天涼爽的天津仍然透出繁忙。在展示已有領先技術水平的醫療信息化云平臺的同時,當地最大的藥企天津天士力集團董事長閆希軍仍在關心未來的藥品價格政策。三年新醫改的增量改革初現成效,全民醫保初步建立,但存量改革中可持續的醫藥協同發展仍有待具體管理政策的完善,醫療機構改革、國家藥物政策都需推進。
洞見未來
產業的關注往往首先被敏感的媒體捕捉。11月7~9日,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主辦的“第24屆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發布會”(以下簡稱信息會)將在廣州隆重舉行。本屆大會主題為“沖破慢周期——創新提效與全資源整合”,旨在引領中國醫藥人正視醫藥經濟新常態,探尋產業升級的綜合變量,思考提高運營績效的方法論。
就產業心系的熱點,信息會主辦方將隆重推出政策板塊的內容,聚焦產業升級的政策變量。目前,新醫改已進入深水區,醫藥行業政策密集調整,取消以藥補醫亮出時間表,南方所分析政策后認為,接下來基本藥物會向高端醫院擴面延伸,公立醫院改革將嚴控藥費增長,醫保支付方式聚焦預付制,雙信封招標進行機制調整,藥價改革兼顧總額下降與鼓勵創新,新版GMP有序推行,電子監管將會全程覆蓋,GSP修訂深度醞釀,鼓勵資本進入醫藥領域已成定局。大會主辦方還將特邀國家發改委、衛生部、SFDA等部委的權威官員,就中國社區醫療改革趨勢、當前藥品安全監管主要政策、公立醫院改革的方向與重點、藥價調控的政策動向等熱點話題進行深度解讀。
除專業而精彩的政策解讀之外,同樣值得期待的是,與第24屆醫藥經濟信息發布會同期舉辦的“2012中國醫藥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將舉行,國內醫藥界政產學研各領域的權威人士將匯聚羊城,共同為中國醫藥產業的下一輪發展交流探討,展開思想和智慧的大比拼。
聚焦政策
如同達沃斯經濟論壇上經濟界人士熱切關心各國政府的下一輪經濟政策一樣,對此時此刻的中國醫藥產業界而言,中國政府面向未來的有關產業政策也是他們密切關注的。
在藥品價格政策上,閆希軍們期待未來能通過藥物經濟學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將藥物價格制定納入正常的渠道,而不是依賴一味的降價。
先聲藥業集團董事長任晉生近日也呼吁:“新醫改的第一要務還是擴大醫療總供給。”他的有力證據來自中國近鄰印度,該國2010年私營醫院的比例高達78%,1992年同一比例僅18%。近年印度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大力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巿場。此外,對建立大病醫保、取消藥品上市許可和生產許可捆綁的僵化政策,釋放沉寂的產能,抑制重復投資,促進生產要素的巿場化配置,提高行業集中度和轉型升級,任晉生表達了“嚴重支持”。
國有醫藥企業對政策的關注度同樣高企。據國藥控股高級顧問干榮富介紹,有關中國疫苗市場政策、臨床試驗管理、藥品注冊、臨床短缺品種的保障制度、新藥研發國家項目等相關藥品政策,均是下一步發展戰略中國內主流藥品流通企業品種結構調整的關注點。干榮富表示,在運營政策方面,產業對鼓勵批零一體化、公立醫院自主采購中標產品、控制流通差價、新版基本藥物目錄的特色、“二票制”如何深入等政策的進一步落實仍有期待。還有企業高層表示,政策給產業的影響,如中小型醫藥流通企業的發展和生存也值得關注。這些來自產業的聲音和思想,應該融入國家政策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