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全球新能源的“補貼陷阱”
    • 作者:國土部網站
    • 點擊數:463     發布時間:2013-01-08 17:34:35
    • 分享到:
    只有讓新能源發電企業承擔起穩定供電的責任,重新設計該情境下的有針對性補貼機制,糾正現有機制對價格信號的扭曲,才能消除價格扭曲造成的資源無效率配置的問題。
    關鍵詞:

    2012年,對于10年來高歌猛進的新能源而言,是一個旋律低回的間章。年初,法德兩國就先后宣布將大幅削減上網電價(Feedin Tariff,FIT)的補貼額度。美國的新能源行業則一直處于對羅姆尼如果當選后可能取消補貼的擔憂中,而歐美對中國新能源行業進行的“雙反”則讓去年還蓬勃興旺的中國新能源行業危機重重。

     

    除此之外,德國風電的容量系數過低、美國德州出現的風電選址不合理等帶來的問題和各國的放棄風電等現象,都表明了依賴現有新能源鼓勵政策框架形成的新能源發電和技術市場已經陷入了困境。

     

    面對上述問題,一些業內人士開出了加大補貼、強制要求電網全額接納的藥方。但這個藥方似乎不僅不能治病,甚至還會要命。

    從京都議定書簽訂以來,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擔憂促使不少國家都制定了鼓勵使用新能源的政策。經過近10年的發展,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新能源鼓勵政策具有了相同的框架和類似的內容。

     

    總結起來,這套框架是以擴展新型能源在電力市場中的份額為目的,以補貼新能源發電價格為手段,鼓勵和推動新能源發電技術的進步,促進新能源發電的成本下降,提升新能源產業在整體電力市場中的競爭力,兼顧大規模入網發電技術和分布式自用裝置技術,從而實現發電端和消費端的雙重激勵,促進新能源產業穩定快速發展。

     

    為保證新能源在電力市場中的份額快速和穩定增長,許多國家設定了“新能源份額目標”。例如德國計劃在2020年讓新能源份額擴大到35%,而美國的加州則將目標設定為33%。

     

    設定這一目標,主要是由于目前新能源的成本還很高昂,光靠自身的實力,無法與傳統能源相競爭,必須通過保障性的標準設置來保證其市場份額。事實上,“新能源份額目標”是目前整個國際新能源政策框架的核心,它起到了明確政策目標和考核標準的作用。而其他相關政策都是圍繞它展開的。

     

    為了實現“新能源市場份額目標”,各國政府在過去一個時期的政策思路是,一方面投資新能源發電技術的研發,一方面補貼新能源發電的價格。對技術研發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如何降低發電成本的研究上。

     

    補貼價格的政策常以3種形式出現。一是政府直接給予新能源發電方以價格補貼。有的國家是給予新能源發電方一個高于市場價格的固定上網價;有的國家則是在電力市場價格的基礎上加上一個固定的補貼額度。二是保障入網政策,或稱強制全額接納,這一政策豁免了新能源發電企業穩定供電的責任。在歐美的電力市場上,發電方需要提前24小時提交發電量核準申請,而在即時市場,發電方必須按照被核準的發電量發電。為避免風電和太陽能發電企業因為其不確定性所可能帶來的損失,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允許風電和太陽能的發電方不必提前提交發電量申請,并保證所有由風電和太陽能產生的電力能夠在不損傷電網的前提下全部入網。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