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2013年LED代工廠生死抉擇 倒閉還是轉型?
    • 作者:網絡轉載
    • 點擊數:367     發布時間:2013-01-25 19:24:19
    • 分享到:
    關鍵詞:
    人口紅利時代終結

    自去年以來大量低端制造企業紛紛外遷離開中國,據大和證券資本市場公司報告稱,初步跡象顯示東南亞國家開始超越中國成為低成本制造中心,這種趨勢未來幾年可能會加速,中國很可能在未來5-10年失去“世界工廠”地位。

    惠譽國際稱,中國工人工資標準自2008年以來上升了87%;按照目前中國的物價想要滿足工人基本需求,工資標準還要上升46%。

    十八大提出,2020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那么,工資水平必然要相應提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劉易斯提出的“劉易斯拐點”,假設了勞動力的無限供給,勞動力從過剩走向短缺的轉折點,是指在工業化過程中,隨著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逐步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逐漸減少,最終枯竭。

    中國之所以能夠在短短二三十年內成為“世界工廠”,和中國廉價勞動力的無限供給有著直接關系。在勞動力無限供給條件下,勞工是缺乏議價能力的,工資水平可以長期保持不變。當“劉易斯拐點”出現,工資開始由水平運動轉變為陡峭上升,企業如果按照原來的價錢,肯定是招不到工人,特別是在高物價伴隨下,招工難更加明顯。與此相對應的是“人口紅利”時代終結。

    此外,十八大已經明確表示,中國到2020年要打造成創新型國家,意味著政府優惠政策會偏向于技術型企業,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處在產業鏈低端的粗放型企業優化升級已成必然。

    代工廠的“底層”命運

    美國提倡的“全球化”,即國際分工。目前全球化體系中,歐美、日韓企業占據全球化產業分工關鍵地位,其他地區處在產業鏈中低端,更多是以代工的形式參與全球化。

    在LED行業全球化國際分工中,美、歐、日依然處在產業的上游占據關鍵技術。美國科銳、德國歐司朗掌握LED芯片核心技術;日本日亞化學和豐田合成提供的LED晶粒被認為是目前最好的,其LED晶粒產能約占日本80%。

    另外,LED中游封裝技術基本掌握在中國大陸和臺灣企業手中。國內LED封裝出口企業則基本上是給歐美日企業做代工,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代工企業最為艱難。

    如今,歐美日都有一套嚴格控制代工廠的管理方式。一般大企業都會給代工廠發一份“代工詢單”,在這份單據中,有關原材料的品牌、質量、數量上均已指定,不僅如此,后續相關的物流、維修、培訓、用工上也都有清晰、明確的計算。客戶只是按照較高的人力成本的價格支付給代工企業,簡而言之,LED封裝代工企業掙的就是人力成本差值。

    上一頁12下一頁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