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水下工業機器人:首個水生機器人成功橫渡太平洋
    • 作者:網絡轉載
    • 點擊數:538     發布時間:2013-01-25 19:31:53
    • 分享到:
    關鍵詞:
    2011年11月17日,由美國高科技公司LiquidRobotics制造的4個波浪滑行水生機器人從舊金山出發,開始執行橫渡太平洋的航測任務。如今,其中的一個機器人已經成功抵達澳大利亞,圓滿完成任務。

    采集到鮮為人知數據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12月6日報道,經過1年多的航行,波浪滑行水生機器人PapaMau已于近日抵達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班達伯格附近的赫維海灣,這也意味著它成功完成了長達9000海里(約合16668公里)的跨海任務,創下了機器自主行駛路線最長的新世界紀錄。

    據了解,PapaMau和其它三個機器人于今年3月到達夏威夷,然后兩個前往日本(其中有一個在途中出現故障而返回),另外兩個前往澳大利亞,目前PapaMau已經成功完成任務,而另外兩個預計會在2013年完成航測任務。PapaMau不僅經受住了海風、海浪的考驗以及鯊魚的侵襲,而且還采集到大量鮮為人知的關于天氣和海洋條件的寶貴數據,這些數據能幫助科學家對海洋狀況進行更為全面的了解,從而找到有效的方法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已發現低成本航海方法”

    根據LiquidRobotics的介紹,波浪滑行機器人分水下和水面兩部分,水面甲板設備長2.1米,通過約7米長的電纜與水下動力裝置相連接,動力裝置能把海洋中的波能轉換成前進動力,而安裝在甲板上的太陽能電池則負責為傳感器提供電力,這些傳感器能夠測量海水的溫度、鹽度和波浪高度等海洋數據,并通過衛星將這些數據傳到指揮中心。這些機器人在航行過程中,需要采集和傳輸225萬個離散數據點的數據。

    LiquidRobotics希望這4個機器人在被全部回收之后,能夠繼續他們的科學探索工作。“成功地讓一個機器人用1年多的時間去自主完成長達9000海里的航測任務,這意味著我們已經發現了實現低成本海航的方法,”該公司負責產品管理的高級副總裁格雷厄姆·海因(GrahamHine)介紹說,“我們還希望利用這些機器人對地球南部的海洋進行深入研究,以后他們可能會去環繞南極洲航行,可能會完成從南極到北極的航測任務,也可能去西北航道進行試航。”

    還將撥付5萬進行研究

    另據介紹,PapaMau在此次航行中還對在赤道太平洋海域發現的長達1200英里(約合1931公里)的海藻帶進行了測量。海藻是海洋食物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氣候調節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對它們的監控一般都是由衛星完成,但PapaMau卻采集到了難得的現場數據,這無疑將會幫助科學家建立更為合理的科研模型,“從這個角度來看,波浪滑行機器人已經改變了人類進行海洋測量的方式,”海因說道。

    此外,LiquidRobotics還計劃撥付5萬美元的科研資金來對波浪滑行機器人在半年內能完成的航測任務進行研究,目前涉及到的有“海洋健康度測量”和“海洋生物呼吸測量”等五個領域。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