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大電網”時代如何節能
    • 作者:網絡轉載
    • 點擊數:437     發布時間:2013-01-25 19:33:46
    • 分享到:
    關鍵詞:
    智能電網建設步伐的加快,進一步幫助電網網損率逐步降低。但是在輸變電項目能評過程中可以看出,主變壓器等相關設備能耗、既有電網能耗較高等方面仍有可完善之處。

    在當前我國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高達20%的電力消費幾乎完全依靠電網進入終端用戶。而作為當前我國最大的電力企業,國家電網公司下轄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覆蓋國土面積的88%以上;其次是南方電網公司,負責廣東省、廣西自治區、云南省、貴州省和海南省5省(區)的電網投資建設、經營管理及輸配電業務。而除上述兩個公司外,內蒙古電力集團公司、陜西省地方電力集團公司等電網企業也參與共同構建了我國電網格局。

    而電網內各電壓等級電網則承擔著不同的輸電功能,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定位于國家主干網架建設和跨區域聯網送電;±800千伏直流輸電定位于我國西部大水電基地和大煤電基地的超遠距離大容量外送;750千伏電網主要作為西北地區跨省聯網送電線路;500千伏電網主要作為除西北地區以外的區域和省內主網架;330千伏電網主要作為西北地區內的省網主網架;220千伏及以下電網主要承擔將電力輸送給用戶的任務。

    近年來,伴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電網建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電網系統運行電壓等級不斷提高,網絡規模也不斷擴大,截至2011年底,全國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總長度達48萬公里,變電容量約22億千伏安,電網規模躍居世界第一。

    在此期間,一大批重大輸電工程開工建設。其中,海南聯網、呼遼直流、新疆與西北聯網以及特高壓交、直流等一批高電壓等級、長距離、大容量的輸電工程已建成投產,開啟了我國大電網時代,增強了跨區域電力輸送能力。

    我國智能電網建設步伐加快,特高壓電網工程逐步開展,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標志著特高壓已不再是“試驗”和“示范”階段。2011年10月,皖電東送淮南-上海特高壓交流輸電示范工程獲國家發改委核準,成為繼晉東南—荊門輸電工程后全國第二條獲準建設的特高壓交流輸電項目。目前電網建設已成為我國電力建設的重要方向,“十二五”期間我國電網投資規模持續擴張。

    6%的網損率

    電網電能損耗水平作為一項反映電網規劃建設、生產運行、裝備及經營管理水平的綜合性技術經濟指標,直接反映了電能的利用效率,同時影響著電網企業的經營效益。通常采用網損率或者電能損耗率來衡量電網的能效水平,世界主要國家電網網損率如表所示。

    A類代表國:日本、韓國,網損率最低,電能損耗很小。屬于發達國家或新型經濟體,電網建設較為完善,平均負荷密度大,電網輸送距離短,重視電網降損,采用各種降損技術措施,電源與負荷分布較為平衡,電源多集中于負荷中心。

    B類代表國:美國、法國、英國,網損率較低,電能損耗較小。屬于發達國家,電網建設較為完善,平均負荷密度大,電源多集中于負荷中心,電力主要以就地平衡為主,較早實行電力市場化改革。

    C類代表國:俄羅斯、巴西、菲律賓,網損率較高,電能損耗較大。屬于發展中國家,電網處于發展階段,平均負荷密度小,電力輸送距離較遠。

    D類代表國:印度,網損率很高,電能損耗很大。屬于發展中國家,電網建設嚴重滯后,平均負荷密度小,設備陳舊老化,線路過載嚴重,配電線路方面缺乏管理,電力管理體制不夠健全,偷電漏電現象比較嚴重,電力輸送距離較遠。

    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電網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國土面積大,平均負荷密度小;電力輸送距離較遠。與世界各國相比,我國電網電能利用效率處于中游偏上水平。根據國家電網公司提供數據,“十一五”末期電網網損率降至6%左右。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