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重大科技項目帶動產業升級
    • 作者:李己平
    • 點擊數:648     發布時間:2013-01-26 17:24:00
    • 分享到:
    近年來,吉林省把科技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提出并實施了創新驅動戰略,在加快吉林振興的進程中發揮了強有力的支撐與引領作用,區域創新能力、科技進步水平、高新技術產業化水平持續提升。
    關鍵詞:

        來源:《經濟日報》

                         
     

                                  哈大高鐵所采用的動車組由中國北車長客股份公司研制。


                        

        近年來,吉林省把科技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提出并實施了創新驅動戰略,在加快吉林振興的進程中發揮了強有力的支撐與引領作用,區域創新能力、科技進步水平、高新技術產業化水平持續提升。

        2011年,吉林區域創新能力從第21位上升到第16位,是全國上升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

        一、要素投入及主要科技產出指標

        1、全社會研發經費

        2011年,吉林省全社會研發經費繼續穩步增長,達到891338萬元;全社會研發經費強度0.84%(研發經費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0.84:100)。2012年,預計全社會研發強度0.89%。(表1)
       
        2、全社會研發全時人員數

        2011年,吉林省全社會研發人員全時當量為4.4815萬人年。(表2)

        3、專利授權量

        2011年吉林省國內專利申請量8196件,授權量4921件,分別比上年增長27.2%和13.3%。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3334件,授權量1202件,分別增長19.6%和53.1%。(表3)

        截至2012年10月底,吉林省專利申請量7174件,發明專利申請量3049件;發明專利授權量4660件,發明1317件;有效發明專利4728件,每百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7件。

        二、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主要指標

        1、重大項目

        截至2011年底,吉林省獲批國家科技部科技計劃項目340項,項目資金7.3億元。

        2、科技創新平臺

        近年來吉林省探索搭建全方位科技平臺,先后建設了10個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9個院士工作站、6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一批大學科技園;先后組建了一汽集團院士工作站、遼源四環汽車零部件院士工作站等9個院士工作站;建立了汽車零部件、醫藥等公共研發平臺;組建了人參、動漫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立了9家國家級和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表4)

        3、政策保障

        吉林省制定和發布了“吉林省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的實施意見”。吉林省從2009年起啟動實施了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雙十”工程,即每年支持10個重大創新成果轉化項目、10個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促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培育具有市場潛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三、重點領域成果與成效

        1、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在吉林省“雙十”工程引導和諸多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推動下,吉林省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現已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車、汽車電子、新材料等多個高技術產業群和245家高新技術企業。

        碳纖維、汽車電子等4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全部通過科技部2012年度基地復核。目前,吉林碳纖維基地碳纖維原絲生產能力已達1900噸/年,碳纖維生產能力345噸/年,碳纖維制品20噸/年。長春光電子基地已形成光電顯示和固體照明、光機電精密設備等為主導的產業集群。長春汽車電子基地已初步形成以動力控制、車載電子、嵌入式軟件為主導產品,以啟明公司為龍頭,一大批中小企業為配套的汽車電子產業集群。

        2、科技支撐新農村建設

        “十一五”期間,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吉林示范區連續四年創造了雨養條件下我國春玉米畝產超噸糧紀錄;“十二五”以來,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吉林示范區重點開展了黑土區合理耕層構建技術、可降解地膜研制與推廣應用、化控降株高增密防倒技術等關鍵技術研究,并在集成示范研究方面取得明顯成效。2011年在吉林省10個縣(市)共建設攻關田0.11萬畝,平均增產27.62%;建設核心區1.17萬畝、建設示范區103.6萬畝、建設輻射區1007.56萬畝,三區共增產64.48萬噸。

        今年10月,吉林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省農科院承擔的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乾安縣贊字鄉父字村2公頃超高產田進行了測產,平均畝產達到1034.1公斤,最高畝產達到1041.94公斤,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區創造了畝產超噸糧的歷史紀錄。

        3、民生科技領域

        吉林省注重科技成果的轉化,為吉林省民生科技產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綠色能源實際應用能力顯著提高。玉米秸稈燃料產業化關鍵技術與設備的研制開發已實現了燃氣—發電—供熱聯產一體化,產品不僅可作為民用燃氣、工業用氣、供熱用氣,而且還可作為車用燃料。相關科技成果已開展了具體示范應用,2012年還將實施建設年產1000萬立方米的生物質燃氣工程。

        4、技術市場合同交易額

        2011年,吉林省共簽訂技術合同3072份,實現合同成交額26.26億元。(表5)

        5、每萬元GDP能耗

        2011年,吉林省每萬元GDP能耗為0.92噸標準煤。(表6)

        (以上數據由吉林省科技廳提供)

        本版文字除署名文章外,均由本報記者 李己平整理

        堅持把自主創新作為提升產業競爭力、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把節能減排環保作為調整優化結構、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強化措施,切實推動經濟增長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
     
        ——摘自《2012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