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出口企業利潤下滑 “中國制造”轉型正是時機
    • 作者:網絡轉載
    • 點擊數:537     發布時間:2013-01-27 20:18:07
    • 分享到:
    關鍵詞:
    《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2年秋季)》顯示,中國是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者,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產品遭遇國外貿易救濟調查達55起,涉案企業大多遭受了嚴重打擊,加之金融危機令外需持續疲軟,中國很多出口企業利潤下滑明顯,且部分企業還將喪失海外市場。

    貿易保護主義日趨復雜

    近日,商務部發布《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2年秋季)》,報告顯示,中國是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者,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產品遭遇國外貿易救濟調查55起,增長38%,涉案金額更大幅增長近8倍。

    而這其中,中國太陽能光伏電池在多個海外市場遭遇貿易摩擦,出口嚴重受阻。據悉,美國商務部10月10日對華光伏“雙反”案做出終裁,認定中國向美國出口的光伏電池及組件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決定征收高額懲罰性關稅。

    回想今年三季度歐、美、印三國對我國光伏企業“雙反”調查的集中爆發,一時讓國內光伏企業難以招架,“兩頭在外”的產業格局,也讓其遭受的經營損失更甚于其他行業。

    但是,光伏產品只是中國企業今年以來遭受美國貿易保護措施的一個縮影。據《新京報》30日消息稱,歐盟委員會今年8月宣布,將中國出口自行車及自行車零件征收的反傾銷稅延長至2016年;自9月中旬起,歐盟對從中國進口的瓷磚征收為期5年的懲罰性關稅,最高稅率為69.7%。

    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王天龍表示,本輪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措施增多與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有很大關系。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低迷造成國內需求下降,導致失業率增高;為保護國內企業、增加就業,就會實行貿易保護,對其他國家商品提高進口門檻。

    此外,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共遭遇了18個國家和地區發起的反傾銷、反補貼、特保等調查共計40起,同比增長了38%。而從立案國別來看,巴西、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對我國立案數量占總案件數的70%,新興國家對華貿易摩擦的激增已經成為此輪貿易戰的重要特點。

    上一頁12下一頁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