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中國醫療影像器械企業的突圍之路
    • 作者:網絡轉載
    • 點擊數:522     發布時間:2013-01-27 20:19:15
    • 分享到:
    關鍵詞:
    把中國的大型核磁共振設備做到歐洲、美國認證以后再出口歐美,我們是最早的那一批人。”曾在多家國內知名醫療器械公司就職過的牟曉勇有些羞怯的對記者說,如今年過而立的他已是匯影醫療的CEO。在他的帶領下,匯影醫療剛剛拿下全線產品的歐盟認證及即將獲得美國FDA510K批準,這標志著一個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無損傷醫療影像設備公司正式誕生。

    出生即入包圍圈

    中國公民的醫療水平歷來為世界所關注,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人口13.7億,占世界總人口的22%,而衛生總費用卻僅占世界衛生總費用的2%,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醫療需求越發明顯。快速方便的無損影像檢查技術,因為其對人體的無害性,逐漸在醫療體檢中普及,促進了早期疾病的檢出、診斷和及時治療。對此,健康人也許無從理解,但對類似于癌癥這樣的重癥患者來說,拿到檢查結果時間的早晚,也許就將決定他們是生還是死。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以磁共振和超聲為代表的無損影像檢查技術背后,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根據銀河證券分析數據,目前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約為2300億美元,醫療影像設備及服務的市場規模約為年銷售額650億美元,往后每年不同細分領域復合增長約15~40%。超聲設備年平均增長14%,彩超復合增長近30%,專用超聲增長40%;而隨著無損傷檢查的需求增多,各級醫院、醫療機構對磁共振的需求越來越大,年增長率近40%,以美國最為突出。
     
    而談起美國的無損影像檢查技術應用,牟曉勇栩栩如生地做了這樣的描述:“美國遍布很多醫療影像中心,它和醫院是獨立的,有license的醫生會給需要做檢查的病人開一個檢查單,病人拿這個單子去影像中心做檢查,影像中心只有這些設備和操作的醫師,甚至有可能沒有這種診斷的醫生。”
     
    相對于國外市場化機制,為防止過度醫療,我國大型醫療影像設備以限購和配額的方式分配,影像醫生通常和診斷醫生是同一個人。但是,政策不同卻毫不影響國內對無損傷影像設備的青睞和需求。據專業研究機構預測,今年以后全球超聲診斷設備市場將以年均7.2%的速度增長,到2015年將達到52億美元規模。中國將成為繼美日兩國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市場,隨著我國新醫改的推進,國內超聲診斷設備將以10%左右的年復合增長率成長,5年內市場份額將超過10億美元。
     
    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中,我們幾乎看不到我國自主品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GE、飛利浦、西門子、東芝、日立等國際公司,這些公司占據了我國醫療影像設備市場的75%以上,在中高端市場這些公司的市場份額甚至超過了80%。
     
    無法選擇的時代和背景下,匯影醫療一出生就進入了“列強”們的包圍圈,等待著匯影人的,也只能是一條突圍之路。
     
    技術創新凸顯匯影優勢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這句被人引用過無數次的話,卻成了匯影醫療創立過程的真實寫照。
     
    21世紀初,一群來自國內外醫療器械廠商的有志技術和營銷人員,懷揣著同一個夢想來到一起,匯影醫療就此誕生。牟曉勇向記者透露,匯影脫胎于老牌、大牌醫療企業,卻又因為自己的夢而超越之前的企業。那么,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夢?
     
    “病人希望更早時候去檢查,在早期知道自己的疾病,這無論對國家或個人來說都可以節約治療費用,像腫瘤這種大的疾病,發現晚了治療費用相當高昂。我們希望能將無損傷的影像設備普及,真正為提升人民的生活質量做點事。”當記者問到為什么創辦匯影醫療,牟曉勇毫不猶豫的回答。
    上一頁12下一頁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