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光伏業在打擊中成長 期待苦盡甘來
    • 作者:網絡轉載
    • 點擊數:425     發布時間:2013-02-03 08:42:43
    • 分享到:
    關鍵詞:
    在經歷了美國雙反、歐洲雙反、行業低迷、退市警告、裁員減產甚至破產等接二連三的打擊之后,光伏業長期籠罩在慘淡愁云之中,昔日十大光伏巨頭負債1110億,集體淪陷,光伏企業進入了多事之秋,而奧巴馬的連任無疑又給身處困境中的中國光伏業“當頭一棒”。

    事件回放:

    10月19日,美國7家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起申請,要求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太陽能光伏電池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并采取貿易限制措施。英利集團、尚德電力等多家企業成為被調查對象。

    11月1日,中國光伏產業對此做出了回應。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等多家單位表示遺憾和反對。同時,國內企業也做好了應訴的充分準備。

    當地時間11月7日,剛剛在激烈的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連任,奧巴馬就迫不及待地給中國送了一份“厚禮”。美國貿易仲裁委員會(ITC)提前公布了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的終裁結果——以6票全部贊成通過了此前美國商務部的裁決,將對中國產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征收18.32%至249.96%的反傾銷稅,以及14.78%至15.97%的反補貼稅。

    點評:

    用兩敗俱傷來形容中美的新能源之戰最合適不過。這次美國的“雙反”調查不僅會給中國企業帶來傷害,同時也將會對美國的光伏市場產生不良影響。

    作為光伏產品生產的關鍵原料,全球多晶硅產量從2004年的不足2萬噸增加到2010年的16萬噸,正是來自中國企業的強大需求推動了全球光伏產業供應鏈的發展。而中國光伏生產企業使用的原材料和設備大部分由歐美進口。

    中國從美國每年進口的光伏產品總額超過50億美元。而中國每年向美國出口的光伏產品是20億美元。貿易關稅一旦征收,除了逼迫中國光伏制造商漲價外,也會波及到美國企業。

    雖然光伏業目前的處境然人堪憂,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呢?光伏業的苦只是暫時的,各部委對光伏業紛紛跑出了“橄欖枝”,有關光伏業的好聲音不斷傳來,政府也在積極發揮著重要作用,描繪光伏未來的藍圖。

    各部委頻傳“好聲音”

    繼今年10月26日發布《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之后,財政部再給光伏產業撥付了70億元資金。此前,財政部、科技部、住建部、國家能源局11月9日聯合下發通知,決定啟動年內第二批金太陽和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支持以光伏發電為主的微電網技術集成及應用示范,并將根據投資情況給予財政補助。鼓勵在學校、醫院、社區、公共建筑、市政等領域安裝光伏發電系統。各地應選擇申報適于投資補助的項目,同時試行度電補貼支持方式。

    一攬子政策將落地

    12月10日,記者從光伏企業及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了解到,高層已經敲定上調《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有關光伏發電的總體裝機容量,最高上限可能為40GW,而市場熱盼的度電補貼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也將陸續落地。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證實了上述消息,“十二五期間光伏發電擴容規模有可能從21GW上調到30GW-40GW之間,而市場熱盼的度電補貼政策也在緊鑼密鼓地部署中。具體上調規模各方還在商討中,尚未最終確定。”

    國開行金融信貸扶持

    國家發改委密集組織各職能部門研究制定扶持光伏產業發展意見,作為最重要的金融支持部門之一,國開行最近完成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信貸扶持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建議,重點圈定賽維LDK、中能太陽能、尚德電力、英利、天合光能和晶澳太陽能等“六大”企業,以及阿特斯、晶科、中電光伏、錦州陽光、海潤光伏和大全太陽能等“六小”企業,確保其授信額度。

    一系列的積極應對措施使光伏市場全面破冰,讓我們對低迷的光伏業又重燃希望,回顧光伏業的2012雖是“多事之秋”,但展望2013年的光伏業,我們期待苦盡甘來。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