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階梯電價改革細節引爭議
    • 作者:網絡轉載
    • 點擊數:444     發布時間:2013-03-03 16:19:34
    • 分享到:
    關鍵詞:
      階梯電價實施方案聽證會眼下正陸續在中國各省市區密集召開,其規模在中國把聽證會引入價格決策以來史無前例。首檔電量定多少、按年定量是否更合適、家庭人口數量該不該考慮等細節引發廣泛爭議。

      根據中國國家發改委要求,6月1日起將全面試行居民階梯式電價,即“階梯式累進電價”,把戶均用電量設置為若干個階梯,第一階梯為基數電量,此階梯內電量較少,每千瓦時電價也較低;第二階梯電量較高,電價也較高一些;第三階梯電量更多,電價也更高。隨著戶均消費電量的增長,每千瓦時電價逐級遞增,旨在推進節能環保。

      安徽省物價局近日召開的居民生活用電階梯電價方案聽證會,共有消費者代表、經營者、利益相關方、專家學者、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和其他人員共20人參加。

      針對物價部門公布的兩套方案分別把一檔電量定在120度和150度。聽證代表孫自鐸明確提出了不滿。“我認為剛才提出的兩套方案是偏低的,我建議改一檔為180度。與外省相比,安徽省總的基礎用電量是偏低的,但是就我們省居民的情況來說,用電量不應該比沿海省份低。”他說。

      孫自鐸給出了三個理由:第一,安徽冬天冷、夏天熱,季節性用電并不低;第二,安徽現有的電力基礎價格比較高,如果第一檔電量較低,居民負擔可能比較重;第三,安徽的城鄉居民收入比沿海省份低得多。

      另一位聽證會參加人李芬認為,“一月一抄”的計費方式不合理,因為季節因素,夏天和冬天的用電量肯定會增加,電費應該按年份或季度來計算。

      “國家實行階梯電價是為了環保,為了節省資源,對于這一點我們老百姓肯定是支持的”,合肥市居民陳云香說,“但是每月150度的基本電量肯定是不夠的,這就等于是漲電費了,希望政府能制定更合理的標準”。

      安徽省物價局表示會認真考慮聽證代表意見,修改完善方案后向社會公布。

      上海市公布了月度、季節性月度、年度三套方案。三套方案中,一檔電量各有不同。上海市發改委價格處處長李荃又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家庭人口造成的用電差異。

      “人口結構的變化造成了很多家庭可能是兩代、三代人住在一起,多的會有八口人。要找到有建設性,又有操作性的建議來?!彼f。

      在廣東省居民用電試行階梯電價聽證會上,不少代表直指電網公司應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將上漲的成本通過挖潛增效來彌補,而不能只依賴于電價上漲。

      中國頒布于上世紀末的《價格法》率先將聽證會這一形式引入政府決策的實踐中來。在這一法律和相關配套政策的保護下,公民通過價格聽證會向政府表達意見的權利得到充分體現。另一方面,在重大價格政策出臺前召開聽證會傾聽民意,也成了價格主管部門的責任和義務。

      在此番電價聽證過程中,縱覽各地的階梯電價方案,各省方案差異較大。方案中,首檔電量的確定最受關注。按國家發改委設計居民階梯電價的總體原則,第一檔按照80%覆蓋率比例確定電量標準。

      在已經舉行聽證會的19個省份里,有15個省份聽證代表普遍反映,首檔電量定得太低了。“不能讓聽證會成為單邊漲價會?!?/p>

      還有一些省份的輿論質疑聽證會代表的選定不夠透明,呼吁盡快理順電力體制,打破供電行業壟斷,真正核算電力成本。

      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的范和生教授指出,這次電價改革過程中如此大范圍地關注民生、傾聽民意,體現出中國政府決策透明度和民主化日益深入。而面對公眾目前的爭議和質疑,更多的坦誠、更多的公開是最好的應對之策。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