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兩會聚焦】火電解困 敢問路在何方
    • 作者:網絡轉載
    • 點擊數:439     發布時間:2013-03-03 16:20:01
    • 分享到:
    關鍵詞:
      火電行業全面虧損已經引起業內外的廣泛關注。盡管世界能源領域正向清潔、低碳、可再生的未來邁進,但根據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和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火電在一段時期內仍將是不可替代的主要發電方式。那么,如何擺脫火電虧損困境?如何解決長期以來形成的煤電矛盾?怎樣理順煤電聯動機制?電價改革何時能夠啟動?本次“兩會”上,本網特地圍繞上述問題采訪了多位代表、委員以及電力行業專家。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廣泛的民意表達和更加深入的思考,加深電力行業與社會各界的溝通,并有助于政府主管部門決策參考。

      本期嘉賓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華能集團公司總經理曹培璽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陸啟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中電國際董事長李小琳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大唐集團公司高級顧問翟若愚

      全國人大代表華中電網有限公司總經理毛日峰

      全國人大代表云南電網公司總經理廖澤龍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其勵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開發投資公司董事長王會生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肖宏江

      全國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王建華

      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曾鳴

      熱議火電解困方式

      火電面臨難以為繼困境

      主持人:已經卸任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總經理職務的全國政協委員翟若愚在“兩會”上拋出了近年來發電企業虧損的具體數字,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近年來始終為社會各界議論紛紛的火電行業虧損局面被完整呈現在公眾面前。那么,火電行業目前面臨的究竟是怎樣的窘境?

      翟若愚:目前五大發電集團公司的火電業務大部分陷入虧損,如果火電行業再繼續嚴重虧損下去,將會出現2004年和2005年的情況,2004年全國24個省(市)曾出現拉閘限電。

      從2008年開始,由于受煤炭價格大幅上漲等因素影響,火電企業出現大面積嚴重虧損,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火電企業虧損面更大。由于長期虧損,絕大部分火電企業經營舉步維艱。以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為例,到2010年底火電裝機容量達到38152.79萬千瓦,占全國火電裝機容量的54%。這五大發電集團去年火電分別虧損12.08億元、25.51億元、36億元、29.5億元、34.1億元,合計虧損137.19億元。2010年,五大發電集團所運營的436個火電企業中,虧損企業236個,虧損面高達54%。資產負債率超過100%、處于破產境地的企業有85個,占全部火電企業的19%。

      從全國區域來看,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四川、山西、陜西、甘肅、黑龍江、山東等省,除了個別煤電聯營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有少量贏利外,上述省份的火電企業幾乎全部虧損。

      進入2011年,全國火電企業的虧損問題更加嚴重,企業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火電企業今年1月份虧損額分別上升到4.6億元、6億元、3.8億元、7億元、4.8億元。

      李小琳:火電行業的巨虧及其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值得注意。繼2008年全行業虧損達392億元之后,累計虧損比例由2009年底的9.76%連續上升至2010年前三季度的31.71%。全年火電企業虧損面達到43%,其中2010年第四季度的虧損面高達60%以上。

      2010年,在煤價大漲致火電嚴重虧損的不利形勢下,占全國一半發電量的五大發電集團,“四盈一虧”,但事實上,這均是得益于依靠非火電業務和煤炭、金融等非電產業支撐。行業虧損程度呈現繼續惡化的趨勢,隨之而來潛藏的各種風險加劇。

      對于行業平均資產負債率高達72.1%的發電行業來說,五大發電集團則均高于80%,連年的虧損已經造成了入不敷出的經營風險,資金對安全的投入受到嚴重影響,安全穩定運行的風險持續加大。2010年下半年以來,一些地區火電非計劃停運次數上升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信號。

      由此,衍生的一系列問題愈加突出,部分火電企業已經虧損非常嚴重,企業相關民生問題也比較突出,特別是一些老企業,承擔著繁重的社會穩定責任,各種不和諧、不穩定的誘因亟待解決,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養與提升更無從談起。

      虧損原因劍指煤電矛盾

      主持人:究其因才能尋其果。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火電巨虧的嚴峻局面?這樣的狀態是否還將持續甚至惡化?該從什么方向尋求火電行業的解困之道?幾位嘉賓在這些問題上達成了共識,煤電矛盾,被認為是造成火電企業越發越虧的主要原因。

      曹培璽:200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建立了煤電價格聯動機制。該機制建立以來,國家雖然先后4次實施煤電聯動,但與煤價的上漲幅度相比,電價調整遠未到位,發電企業因煤價上漲增加的燃料成本同樣未能按照聯動機制得到有效彌補。以華能集團為例,2010年公司標煤單價較2003年上漲了392.5元/噸,漲幅達到132%。按照煤電價格聯動政策,在企業自身消化30%的基礎上,上網電價應上調0.107元/千瓦時,扣除已調整的0.067元/千瓦時,尚有缺口0.04元/千瓦時,共計影響公司利潤377.77億元。

      由于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執行不到位,發電企業整體贏利能力持續下滑,2008年發電行業首次出現全行業大面積虧損。

    上一頁123下一頁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