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警惕污染 中國成為電子垃圾處理大國
    • 點擊數:814     發布時間:2009-01-02 10:53:24
    • 分享到:
    關鍵詞:

        自2003年開始,我國進入了電子產品報廢的高峰期。每年至少報廢500萬臺電視機、400萬臺冰箱、600萬臺洗衣機,每年廢棄的電腦超過500萬臺,淘汰的手機超過7000萬部,而且這一數據在逐年遞增。

        而同時,世界上80%的電子垃圾被運到亞洲,其中有90%進入中國,我國已成為電子垃圾的主要受害國之一。

        在我市,記者通過大量調查得知:市民處理廢舊電子產品的方式一般是將其賣給蹬著三輪車回收廢舊電器的人,他們大多在車上豎塊牌子,上面寫著:高價回收廢舊電器,電視機50元—100元;洗衣機100元;空調200—500元;電腦100—300元。另外,許多維修家電的商鋪也從事回收廢舊電子產品的業務。而在市民中普及率頗高的手機,據調查每年的淘汰率為20%左右,數量如此巨大的廢舊手機何去何從?目前市民一般的處理渠方式是:扔到垃圾箱,盡量分類處理;把廢舊手機與其他廢舊電子產品一樣,賣給非法收購大軍。

        部分熟悉廢舊利用的人告訴記者:對一些保持基本功能的舊家電,回收者通過檢查、清洗、簡單的維修等,使其進入二次消費領域,更有奸商直接將其拼湊翻新成假冒偽劣商品進入市場。一些非法電子垃圾處理者先從產品中拆下有用的電阻、電容等元器件,再用酸洗的方法提煉出貴重金屬,牟取利潤,然后將其他元器件不經任何處理地隨意焚燒或填埋。但是,記者從一些專業人士處得知:在這些非法垃圾處理者極其原始、不規范的酸洗和焚燒操作中,電子垃圾里的化學成分會污染土壤、水源、動植物,并最終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

        另據記者了解,由于技術支撐不到位,配套政策跟不上,我國廢舊電子產品回收處于無序狀態。早在去年初,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廢舊家用電器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對包括手機在內的電子垃圾的回收進行規范,生產者、經銷商和銷售環節的責任和義務也將被明確。但這一業內預計“2006年年內出臺”的法規至今尚未出臺。

        記者從我市環保部門了解到,由于沒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環保部門目前還未對我市的電子產品回收機構進行登記和監管。不過,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我市的垃圾處理都是采用集中填埋方式,因此可以盡量減少一些非法電子垃圾處理者有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