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中國空調業能否借助“變頻”救贖?
    • 點擊數:600     發布時間:2009-04-12 22:35:32
    • 分享到:
    關鍵詞:

        1965年,上??照{機廠生產出中國第一臺三相窗式空調器。經過4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空調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70%以上,即使面臨金融危機,2008年我國空調出口總量也有7%的增長。 

      然而,在業內專家看來,我國空調行業一直偏離了一個健康發展的方向。“在節能、高效上的投入太少,這不僅直接造成空調成為高耗能產品,也使得空調業過早告別高利潤時期?!弊蛉?,北京工業大學制冷學科部、空調行業技術專家李紅旗向記者表示。 

      那么,近段時間空調企業紛紛進入節能高效變頻市場的舉動,能否改變中國空調行業高耗能的形象?變頻能否完成中國空調行業的自我救贖呢? 

      企業多年做法與節能相悖 

      2008年中國空調總產量突破9000萬臺,但巨大的產能掩蓋了一個事實——世界上很多低能效的空調都是我們國家制造的。多年以來,企業在節能技術、變頻技術等的投入很少。 

      “有人說高效空調賣不動是因為高效空調價格比較高,中國消費者還不能接受。其實這是一個誤區,高效空調和高檔空調并不是同一個概念。在冰箱行業,節能冰箱占有率達70%以上,低檔冰箱也有節能產品。但目前我國市場上銷售的高效空調其實都是高檔空調,它不單就是能效高,且增加了很多外圍的輔助功能,包括外觀等,因此價格很高?!崩罴t旗表示。 

      李紅旗還強調,企業很多做法實際上和節能的初衷背道而馳。如空調從實現國產至今,換熱器幾乎沒有什么大的變化和突破, 且越做越差。有些企業為了占據市場大打價格戰,甚至以降低效率來降低成本,犧牲了自身品牌。目前,中國空調企業產品出口大多數以OEM貼國外品牌為主。 

      在國內空調競爭白熱化時,廠家數量不斷減少,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但行業利潤也不斷下滑。來自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空調平均利潤率在短短4年內下降近50%。節能成為未來趨勢,高耗能空調必將被市場淘汰。 

      變頻空調是大勢所趨 

      提到節能空調,不得不提變頻技術。變頻空調誕生于日本,與定頻空調相比,最大的優點就是電能消耗少。但變頻技術進入我國10多年后,仍未成為主流。 

      數據顯示,經過26年的發展,日本變頻空調的市場占有率已達90%以上;歐美普及率也達50%,但我國經過10年的發展,目前整個變頻空調不到10%的市場份額。 

      談及變頻空調遲遲在華不開花的原因,家電產業觀察家劉步塵表示:“變頻技術剛進入中國時,技術還不成熟,單機成本太高,難以吸引消費者;主要推廣者海信在空調市場不強勢,話語權不夠;有關能效標準等變頻空調標準缺失,市場尚不規范?!?nbsp;

      不過,自去年年底開始,包括三巨頭格力、美的和海爾在內的空調企業陸續宣布進入變頻市場。“以前說變頻,一直是海信在唱獨角戲,現在一些廠家也加入到變頻市場,這個市場開始出現合唱?!敝袊矣秒娖鲄f會副秘書長徐東生表示,變頻空調市場這個空間已來臨,潛力非常大,未來幾年的份額可能會大大增加。 

      劉步塵也表示:“變頻空調的銷量預計將在2012年超過定頻空調。其實,變頻空調的附加值很高,這也是企業爭先進入的一個很大原因?!?nbsp;

      多年的價格戰及成本的上升,使得我國空調行業利潤趨薄,“只有通過不斷的產業升級,才能帶動整個行業的整體盈利。變頻就是目前中國空調行業面臨的一次升級。”劉步塵強調。目前,空調行業整體利潤率不足10%,低于其他家電產品利潤率。 

      技術受制于人難以完全轉型 

      變頻的核心技術及產業鏈仍掌握在日本制冷企業手中,因此有專家擔心,中國企業只是市場層面地介入變頻而非真正的技術轉型。 

      近些年來,環保和專利問題成為制約空調出口的新障礙。2007年8月,歐盟實施的《耗能產品指令》首次將生命周期理念引入產品設計環節,從設計、制造、使用、后期處理等各個環節,對耗能產品提出環保要求,其中就包括空調。 

      此外,劉步塵還表示,變頻市場的到來將促使我國空調行業進行新一輪的洗牌,“但由于大品牌已宣布進入變頻,所以市場格局并不會出現太大改變,只會局部調整。二三線品牌如能抓住機會,將鞏固自身地位”。 

      但也有專家擔心,變頻的核心技術及產業鏈仍掌握在日本制冷企業手中,如海信的技術主要來自日本東芝;美的借助的也是日本東芝合資公司;格力的合作伙伴也是日本大金。中國企業只是市場層面地介入變頻而非真正的技術轉型,這就可能使日資空調依靠技術優勢重新大舉回歸中國市場。還有專家擔憂,變頻空調將重蹈定頻空調覆轍,即部分企業為贏得市場份額,不惜以大幅降價為代價,使得整個行業陷入低利潤怪圈。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