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青海德令哈50兆瓦槽式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將于7月1日動工建設。據了解,該項目是國內光熱發電產業近年來首個開工建設的商業運用項目。
“目前的重點是想辦法先把項目做好。”中廣核太陽能總經理韓慶浩向記者表示。
根據“十二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到2015年我國將建設完成1000兆瓦光熱發電裝機。與光伏發電等相比,光熱發電技術避免了昂貴的硅 晶光電轉換工藝,主要利用大規模陣列拋物或碟形鏡面收集太陽熱能,并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達到發電目的,可降低成本,前景被廣泛看好。現實情況是,我國光 熱發電一直未獲實質性進展。
業內人士分析,出現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之前面臨如何確定示范項目、如何核定示范電價兩個顯著的政策性障礙。據記者了解,中廣核之所以選擇 近日正式開工建設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主要是出于對未來政策的樂觀預期。光熱發電即將迎來發展重要節點,這加快了投資者上馬光熱發電項目的決心和速度。
“太陽能光熱的應用市場,在2020年之前絕不僅僅限于規劃中的3GW。”中海陽集團董事長薛黎明認為,未來10年至20年內,新能源與傳 統化石能源在大多數場合將形成共生共榮、聯合協作的關系,特別是太陽能光熱發電在煤、常規油氣、非常規油氣開采及運輸領域的聯合應用,市場容量將極為巨 大。
“光是國內現有光照資源一、二類地區的煤田、油田節能降耗和產能優化,就能創造出一個過千億元的中高溫聚光光熱市場。千億元市場規模對我國光熱產業企業是一次大考。”薛黎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