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長泰機器人:自主創新成就中國“智造”
    • 點擊數:1201     發布時間:2014-11-07 13:55:00
    • 分享到:
    關鍵詞:

    來源:新華網

        在長沙長泰機器人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只有寥寥幾個,機器人鋼鐵巨臂卻忙得不亦樂乎。通過技術自主創新,從這里生產出來的機器人如今已活躍在海內外各行各業,長泰機器人也從長期被“洋品牌”包攬的機器人行業中突圍,成為讓中國“智造”享譽海內外的一顆東方新星。

        工業機器人帶來“技術紅利”

        “機器換人,不是企業想不想做,而是不得不做。公司隸屬輕工集團,輕工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集團2008年成立機器人研發中心,就是想要推動輕工業升級發展。”長泰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漾說。

        在“洋品牌”機器人長期主導市場的背景下,國內企業發展可謂舉步維艱。“當時,很多單位招標都要求‘國際企業’,直接把我們排除在外。”楊漾告訴記者,“我們只能先將國外公司關注少的領域做好,取得市場信賴后,再去主流市場和知名國際企業競爭。”

        由于鐵路貨車的搖枕、沙芯等部件均由人工制造,工藝質量不高,在行駛時很容易發生斷裂,大大影響了鐵路運輸的速度,僅有每小時30—40公里。為了給鐵路運輸提速,2008年鐵道部提出明確要求,貨車基礎件制造必須由自動化設備來完成。

        “比起引進價格不菲的4條非智能生產線,運用機器人只需要1條生產線,成本更低。”楊漾說,“但鐵路鑄件生產環境多粉塵,原有的機器人的視覺無法識別,必須技術創新。”

        科研技術人員加班加點工作,不到半年時間,就研發出超聲加十字激光視覺識別技術,運用生產后,將運輸速度提高到每小時80公里。2010年,這條生產線還出口到俄羅斯、美國,實現了國際鐵路貨車的“中國智造”。

        “智慧工廠”源于“好奇心”

        “機器人技術最核心內容是‘學科跨界’,這就要求我們時刻保持好奇心、創造力。”楊漾告訴記者。

        打造“智慧工廠”是長泰一直以來的追求。長泰機器人企業的科研人員平均年齡不到30歲,絕大部分都是“80后”。公司不僅經常組織科研人員小組討論、演講,還帶領科研團隊去國外參觀學習。

        36歲的女科研工作人員徐巖,專科畢業,如今已是公司科研的骨干人員。“長泰嘗試首次把機器人引進民爆行業,徐巖不顧危險連續3個月待在高危的民爆企業調研,最終實現炸藥車間‘機器換人’,大大降低爆炸風險。”公司總工程師黃釗雄說。

        “不論男女、學歷,只要你保持好奇心、肯鉆研,就是團隊重用的人才。”楊漾告訴記者,“公司推薦過不少有潛力的員工去清華、中科院讀博士。很多人曾反對說人才成長了就不會回公司了。但我認為,只要他愿意鉆研,即使他選擇離開,也能為整個行業作出貢獻,值得。”

        “要讓小微企業也能用上機器人”

        技術研發團隊在頂層設計方面不斷攻堅克難,使長泰機器人自主研發的智能裝備廣泛應用于汽車生產、鑄造、物流等各個領域。4年來,長泰機器人積累了50余項國內外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年獲知識產權量居國內同行業之首。

        今年,他們憑借自主研發的“ctr鑄鐵件機器人自動化精整系統”,獲得了國際機器人行業最高榮譽的“ieraaward發明與創業獎”銀獎。

        “如今我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市場,機器人產業更是推動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關鍵所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蔡鶴皋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在楊漾看來,如今人口紅利的持續消退、各生產行業用人成本提升,機器人產業的前景不可估量。長泰機器人希望抓住時代機遇,積極拓展智能裝備更廣泛的應用領域。“我們的夢想是讓小微企業也能用上機器人。”楊漾說。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