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互聯網思維:“高地”也會變“大坑”
    • 作者:楊程
    • 點擊數:569     發布時間:2015-02-18 20:21:00
    • 分享到:
    關鍵詞:

        眼下,最火爆的創業行業之一是在線教育。統計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平均每天有2.6家在線教育公司誕生;2014年至少有92起在線教育并購項目,涉及金額達50億元。在該領域,幾乎每周都有新機構、新產品出現,有些項目甚至還沒上線就會有投資機構找上門來。然而,資本的亢奮并沒有換來在線教育的瓜熟蒂落,“高地”有時也會變成“大坑”。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倒下的在線教育機構至少有五六十家,其中包括比較有名的梯子網、那好網,以及曾經估值上億元的泡面吧。

        在線教育的創業者很容易陷入一種思維定式,就是簡單地將其理解為網上授課。例如,只是把學習資料或是課程錄播視頻搬上網,用戶通過付費購買來獲取這些資料。這也是目前線下教育機構普遍選取的模式。這種模式的弊病在于,缺乏教學互動和用戶后期跟蹤,因此很難吸引消費者。

        另一種模式是用純互聯網思維打造在線教育,將其徹底免費。比如2014年慕課在國內著實火了一把。用戶在接受教育的同時,能實現同步課堂筆記、與教師互動、傳遞作業。如果通過最后的考試,用戶還可獲得相應的資質證書。由于免費,這種模式更多地帶有公益色彩。

        事實上,互聯網從來就沒有“免費的午餐”,資本一旦長期找不到盈利點,就會毫不猶豫地撤退。在線教育極有可能會像當年的網絡團購“千團大戰”那樣,只有少數幾家能最終存活下來。當這股潮水褪去后,就會知道究竟誰在裸泳。

        其實,要厘清在線教育的思路并不難,只要回歸本質就行。教育最重要的是內容質量,互聯網拼的是服務和理念。此外,可以借助大數據、體感技術、3D虛擬現實技術等互聯網技術輔助教學。

        國外知名在線教育平臺couresra開辟的新商業模式值得借鑒。該平臺推出了一項能匹配未來雇主和優秀學生的招聘服務。這樣做的理由很簡單,用戶在平臺上學習,平臺自然知道用戶的技能和特長,并且將其推送到有相關技能崗位需求的企業,完成需求對接。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