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內陸核電“公眾溝通”工作首次接受評估
    • 點擊數:623     發布時間:2015-11-17 15:50:00
    • 分享到:
    關鍵詞:

    來源:華夏時報

      新建內陸核電站的腳步漸行漸近。

      記者從湖南省能源局獲悉,不管即將開始的“十三五”是否開建內陸核電,但湖南桃花江核電站(下稱桃核項目)建設內陸第一座核電站的目標始終不變,而本月初開展的項目前期“公眾溝通”工作更是加快了準備工作的進程。

      訪談、現場巡視、科普活動觀摩、提交材料審核查閱,借這些更接地氣的方式,桃核項目的公眾溝通工作正在漸次展開。

      據桃花江核電官方微信報道,10月25日至29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組織同行評估專家,對桃花江核電有限公司的核電項目前期“公眾溝通”工作進行了評估。 其結論顯示,項目所有評估要素均滿足評估大綱要求。

      “這是中國內陸核電‘公眾溝通’工作首次接受評估,意義重大。”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技術部主任楊波11月3日透露。

      等待發令槍響

      新華社11月3日披露,位于湖南省桃花江核電站項目前期“公眾溝通”工作通過同行評估。評估專家組組長梁軍認為,公眾認知相對于較為成熟的核電技術而言,更難攻克。

      據悉,此次專家組由15位來自環保部、核能行業協會、中核集團、廣核集團、大唐集團、國電投集團等單位的評估專家組成,評估工作歷時4天。據梁 軍介紹,目前對于核電“公眾溝通”工作,國內共組織過3次同行評估,此前兩次選在核電運行或項目擴建環節,此次是首次選在項目前期。在當前老百姓仍未完全 走出“談核色變”的現實下,如何強調公眾認知甚為重要。

      這個占地3000畝的桃花江核電項目,位于湖南省益陽桃江沾溪鎮荷葉山,資水右岸。按照業內的說法,該項目將使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安全的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建造,規劃建設4臺125萬千瓦機組,總裝機容量為500萬千瓦。

      據悉,桃花江核電的主要投資方為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下稱中核),項目于2006年申報,2008年拿到“路條”,總投資概算700億元,原計 劃于2015年建成投產。對于能源資源基本要靠外省輸入的湖南而言,該省有著超于其他省份的“核沖動”,直至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故影響,使項目被擱 淺。

      4年來,桃花江核電并未放棄重啟的努力。

      2015年兩會期間,21名政協委員聯名提案,提出將內陸核電建設真正提上議事日程,爭取“十三五”初期首批內陸核電項目開工建設。這其中,湖南代表團更是高呼“盡早啟動桃花江核電項目”。

      記者還了解到,在“內陸第一核電站”的目標下,湖南在《省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2015年度工作要點》中提出:年底前要全面完成桃花江核電的前期開工準備工作。

      “目前已具備開工條件。”湖南桃花江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硯國則在今年兩會期間建議,相關部門按照2014年啟動、2015年準備、2016年項目開工進行安排。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桃花江核電項目從2008年開始前期準備,至今與項目開工相關的各項硬件、軟件工作已經完成,開工所需文件已基本準備齊全,主要設備鍛件投料已全面啟動,廠區四通一平、施工配套的基礎設施均已完成。

      記者致電中核也得知,桃花江核電不論何時開建,現在所做的一切還只是前期工作。“桃花江核電就等國家的發令槍了。”11日,湖南社科院的專家對記者說,它要重啟,早已不是技術層面的問題,而是決策層考慮的問題。

      核電需求提升

      桃花江核電并不是唯一一個等待重啟的項目。過去4年,希冀重啟內陸核電的呼聲時有發生。

      《華夏時報》記者梳理官方數據發現,除新疆、內蒙古、青海、西藏等邊遠7個省份外,中國其他內陸省份部署的核電站多達26座,但因福島核事故這些項目審批均被擱淺。業界普遍呼吁“十三五”重啟內陸核電,但至今決策層尚未給出明確的回應。

      “在中國內陸建設核電站是早晚的事情。”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張華祝近日表示。據張華祝分析,中國的核電還要繼續發展,因為能源需求還在增 長,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治理大氣污染的要求也十分緊迫。要治理大氣污染,必須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增加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供應。國家 核電技術公司專家委辦公室主任陳章華則稱,從技術上講,內陸或濱海核電廠都是可行的。

      除專家層面極力呼吁外,官方對核電的態度也日漸明晰。在去年底,國家能源局核電司司長劉寶華就公開以“中國核電總體來說是健康的、安全的”回應 各方的疑問。“發改委正在對‘十三五’時期是否開建內陸核電站進行綜合論證,但是否開建核電的決定權還需國務院定奪。”國家能源局相關人士如是回應記者。

      《華夏時報》記者獲悉,發改委牽頭制定的核電“十三五”規劃涉及核電發展中長期展望,預計2030年核電裝機規模達1.2億-1.5億千瓦,核 電發電量占比提升至8%-10%,之前曾有預測到2030年的裝機規模為1.3億千瓦。可見,核電在非化石能源發電的占比還會加重。

      此前出臺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及《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等文件顯示,到2020年,核 電裝機容量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規模,發電占比從此前的2%提升至4%。專家預測,如果“十三五”目標不下調,完成8800萬千瓦的既定目 標,預計“十三五”期間每年開工5-6臺機組。

      多位受訪的核電業內人士估計,內陸核電的“冰凍期”臨近結束,“十三五”肯定會開建內陸核電站。

      內陸核電迎來解凍期。

      最新的事件便是,國家發改委委托專業機構進行的綜合論證一致建議發展內陸核電,論證報告已上報國務院。

      眼下,各地正以“調結構、穩增長”為背景,十多個省份明確提出要發展核電。至今,有十多個省份提出要發展核電,已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的 核電廠址有31個。按照“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中國運行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要實現上述宏偉目標,缺少內陸核 電站的力量還不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能源專家說。

      此前,湖南桃花江核電站、湖北咸寧大畈核電站、江西彭澤核電站均已獲得發改委的“路條”。這三大核電站項目,如今只待最后一聲開工令。

      2008年獲發改委批準開展前期工作的三個內陸核電項目,投資已不少了。截至2013年底,桃花江核電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3億元,而彭澤核電項目、大畈項目的投入資金均已達到34億元左右。

      記者在參加一個核電會議時獲悉,國家能源局相關人士已表態稱,“十三五”期間主要開發東部沿海,內陸會適當開發一兩個。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