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高效定制化生產 智能制造實現制造業變革
    • 作者:高明靜
    • 點擊數:599     發布時間:2016-07-18 09:39:00
    • 分享到:
    關鍵詞:

    制造業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熱過,各個國家紛紛制定了不同的工業發展策略,如中國的中國制造2025、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AMP2.0等。實際上,這反映了全球制造業、工業界的一個發展趨勢,即通過持續創新,實現智能制造。近日,2016中國新興產業協同創新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人員就“協同創新,推進智能制造”進行了探討與交流。

    如果說工業時代是把人變成機器,信息時代則是把機器變成人。過去一年,中國的工業4.0如火如荼地在各地展開,大家一味地去買機器人,認為把生產線換成自動化大批量的生產就是工業4.0了,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工業4.0其實很簡單,其核心就是滿足人的需求。

    北京飛馬旅發起人郭昕表示,工業4.0的產品是能夠和人對話的產品。未來的工業產品是C與C之間共通和交流當中差異所產生的服務。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應該越來越人性化,人的需求應該通過生產力的提高得到最大滿足。把人的價值擺在產品價值之前,先看到人,再看到技術,最后看到產品,這才是工業4.0要走的一條正確的道路。

    什么是智能制造?與會人員認為,其實它是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實現人機物一體化合作共事的智能系統。該系統能夠進行諸如感知、分析、推理、決策、學習等智能活動,讓所有業界活動變得更智能。工業4.0的實質是如何高效地通過數字化方式來充分滿足個性化需求,這是現代工業界的課題。

    中國發明協會發明方法研究分會會長趙敏表示:“未來智能工廠的機器是可以感知人的動作和意識的。現在的機器只是可以跟人協同,卻感知不到人的存在。未來的機器是可以感知到人的,甚至可以感知到人的思維,并且可以跟人互動。”

    他說,未來的智能工廠,可以實現所有生產線上的智能產品、智能設備彼此之間相互協作,甚至可以實現以混線生產的方式進行定制化生產操作。產品同樣也能跟設備相互呼應,要在哪一個設備上用哪個東西,生產完了之后應該貼一個什么樣的標簽,所有的車間要素都可實現彼此對話。他們彼此之間是有呼應的,因此一切都是可以定制的、完全個性化的。在同一個生產線上,每一個產品都可以用不同的工藝生產。

    推進智能制造作為一個主攻方向,企業應該把握好智能制造的五個基本特征,即狀態感知、實時分析、自主決策、精準執行和學習提升。結合自己企業自身的特點,從不同起點上穩步走向智能制造。

    趙敏表示,中國的工業水平狀況比較復雜,研究院請德國人用相同的標準對企業進行評估,德國工業的平均水平是3.0,西門子是3.5,而國內做的最好的企業華為也不過就是2.7的水平,國內很多企業就只有1.8、2.1,所以要走一條不同于其他國家的路。

    專家指出,不管做什么產品的企業,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要從現在開始,盡可能地從企業的方方面面進行數字化。也就是把第三次工業革命生產的數字化設備(如芯片等計算機內核)嵌入到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所生產的海量物理設備中去,讓這些“啞設備”能夠感知系統外部環境,產生數字化信息的輸入和輸出。實現這些設備本身的數字化,研發手段的數字化,服務維修的數字化,以及數字化的企業,數字化的供應鏈。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