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大數據保高鐵動車安全奔馳
    • 點擊數:7918     發布時間:2018-02-13 14:02:00
    • 分享到:
    在大數據下,動車載了多少人、哪個車輪的“剎車片”需要更換,以及電路是否正常等全方位“圖樣”,都纖毫畢現。
    關鍵詞:

    來源:科技日報

           2月12日,春運第十二天,來自中國鐵路總公司消息,此前一天,全國發送旅客1011萬人次。

      人臉識別、高鐵WiFi、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應用,讓這個春運顯得特別魔幻,無數旅客感受到了這些黑科技帶來的巨大便捷。

      2018年春運,高鐵旅客占鐵路春運一半以上。來自中國鐵路總公司消息,今年春運全國旅客發送量預計3.9億人次,動車組列車每天開行將達5600余列,占總開行列車的65%;日均發送旅客將達500余萬人,占日均總發送量57.5%。

      其實,在旅客看不見的幕后,這5600余列動車組以及相關鐵路設備的檢修憑借的也是大數據等黑科技,保障了鐵路設備檢修更加精準和高效。

      2月12日凌晨,科技日報記者來到福州動車段調度指揮中心。

      “CRH1A-1157車組00車A架左側發生過空氣彈簧故障,要提前對該車組開展空氣彈簧重點整修。”在燈火通明的指揮中心,依據大數據信息,中心主任丁勇布置了新一天的動車組檢修工作。

      丁勇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動車組每天運行時要產生數以兆億計量的數據。以前,只有在發生故障時,才作為還原真相的“線索”使用。“好比人體,生病了才能根據癥狀得出病相報告,效率較低。”丁勇比喻說。

      在大數據下,動車載了多少人、哪個車輪的“剎車片”需要更換,以及電路是否正常等全方位“圖樣”,都纖毫畢現。“我們憑借數據上的‘蛛絲馬跡’就可以預判動車可能發生的故障。”丁勇自豪地說。

      12日6時55分,福州電務段。在確認機房系統設備正常后,無線閉塞中心工長朱鑫輝給出信號,首趟福州至南京南G1672次動車滿載旅客準時發車。

      無線閉塞中心是高鐵信息處理的“最強大腦”。每趟動車組在高速鐵路上運行的指令,都從這里的服務器發出,指揮列車實時運行。

      “龐大數據量的報警案例在這里匯總信息,形成故障判斷樹形圖,迅速判斷、查閱故障現象和數據,提升判定故障的準確率。”在控制中心,面對無線閉塞顯示屏,朱鑫輝對趕來的科技日報記者說。

      接觸網懸掛是確保機車受電弓從接觸網上取電,供動車組奔跑的接觸網設備。

      對福州供電段長慶供電工區工長張興黔來說,以前都是邊檢查邊作業,而現在則用上了數據實時分析。通過接觸網懸掛狀態檢測監測裝置作業車,給接觸網設備做“CT”,再對比識別圖片中的缺陷,為日常檢修維護提供依據。

      在接觸網懸掛狀態檢測監測裝置作業車上,記者看到了安裝在車頂的30臺3000萬像素高清相機。“這些相機對接觸網進行正反兩面拍攝,采用精確定位和高速圖像采集等技術,迅速判斷裂損、缺失等異常情況,保證了列車正常取電。”張興黔說。

      不僅是福州,據中國鐵路總公司相關資料顯示,全國鐵路均應用大數據對動車組的“健康”進行全面系統監控和養護,確保所有動車能夠合理安全地使用,也做到使用最大化。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