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和利時助力井神鹽化打造智能車間
    • 廠商:和利時集團
    • 點擊數:26609     發布時間:2018-05-08 17:17:00
    • 分享到:
    江蘇井神鹽化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蘇省鹽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集科研、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全國大型鹽及鹽化工企業,連續多年入選中國制鹽行業企業十強。為滿足企業快速發展的需求,井神鹽化第二分公司2017年建設20萬噸食鹽加工配送中心生產線,生產區域包括中端一區、中端二區、高端區等。
    關鍵詞:

    1 背景

    江蘇井神鹽化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蘇省鹽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集科研、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全國大型鹽及鹽化工企業,連續多年入選中國制鹽行業企業十強。為滿足企業快速發展的需求,井神鹽化第二分公司2017年建設20萬噸食鹽加工配送中心生產線,生產區域包括中端一區、中端二區、高端區等。

    為應對數十個規格產品的生產設計,以及小批量、多品種、大市場特性導致的勞動組織過于復雜的局面,井神鹽化的項目需要利用先進的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技術,最大程度減少勞動定員、減輕工人勞動強度,實現降低生產成本的目標,最終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為此,和利時為井神鹽化量身定制,以新建的食鹽包裝配送車間為起點,打造智能車間,建立一套貫通食鹽加工配送中心各生產工藝過程的整體解決方案,包括:綜合監控平臺、生產管控系統、數字化倉儲系統、智慧物流一卡通系統等。此次和利時在提供解決方案的過程中,改變了傳統的管理方式,借鑒其他制造相關行業的先進管理思想,融合井神鹽化自有管理經驗,實現管理的標準化與信息化,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管理的標桿,從而逐步向其他子公司推廣。

    1.jpg

    2 系統實現目標

    (1)提高生產效率:

    降低非生產工時;

    提高員工人均產出。

    (2)安全穩定生產:

    減少非計劃停機;

    減少工藝偏離。

    (3)生產全流程可追溯:

    提高生產管理及數據查詢效率;

    提高生產管理信息準確率;

    提高產品質量(自動化手段提供精確配料)。

    3 實施與應用情況

    本項目的實施范圍主要包括:建設生產運行中心(調度中心和大屏幕系統)、綜合監控平臺(SCADA系統)、生產管控平臺(MES系統)、數字化倉儲(WMS系統)、智慧物流一卡通系統等。具體內容如下:

    (1)實現該生產車間(供料混配料)、生產線(包裝)、裝箱、碼垛以及氣力輸送、數字倉儲、物流一卡通等自動化系統的綜合集成,實現生產車間自動化、信息化、透明化管理,生產管理人員遠程就可方便查看車間各單元的生產狀況,比如計劃執行情況,車間生產異常(如生產停線),設備運行狀態信息(工藝參數、故障、報警)等,部分生產裝置和設備可以實現遠程集中控制,使管理人員不下車間,也能掌握第一手的生產現場信息;

    (2)實現視頻監控、安防等系統集成,集中監控;

    (3)實現與溯源碼控制系統集成,產品生產、批次跟蹤與追溯數據監控及查詢;

    (4)根據庫存情況制定生產計劃,生產計劃分解到車間、生產單元、產線,并能對以上計劃進行現場跟蹤、管理,對完工的工單進行實時報工統計;

    (5)實現數字化倉儲管理,建立虛擬庫區,實現產品出入庫數字化管理,實時監控產品庫存情況;

    (6)實現從包裝車間生產各工藝過程、到成品的質量管理、采集質量信息,實現重點管控部位在線質量數據監測、記錄和報警。并將紙質的質量記錄檔案電子化管理,方便后期查詢,實現質量監控,防止不合格品流轉到下道工序,提升產品質量;

    (7)實現各類生產統計報表,包括:產品產量、物料消耗、能用消耗日報/周報/月報等;

    (8)實現員工績效管理,增強員工考核實時性與客觀性,提高員工工作效率;

    (9)建立生產運行中心集控平臺(SCADA);

    (10)建立智慧物流一卡通系統。

    4 項目創新性

    本項目是和利時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在食鹽行業的首次應用。從包裝和配送環節著手,完成智能化升級;推廣至全廠集控集成,打造完整的智能工廠,并推廣到其他子公司。項目實施策略清晰,步驟扎實。

    本項目是多個系統的綜合布局協同工作。既有監控層的SCADA、執行層的MES、先進的數字化倉儲系統,還有作為廠內智能物流先驅的智慧物流一卡通系統。這些系統也要與控制層以及信息化層的多個系統互連,真正實現信息高效、透明。

    本項目的集成范圍很廣。包括:

    現有自動化單元:5個混料單元、5個配料單元、5個區域機房包裝機、5個裝箱區域裝箱機或機器人、5個成品碼垛單元、2個氣力輸送單元;

    系統:2個貨梯監控終端、1套100點的視頻監控系統、1套溯源碼控制系統、2套暖通及2套除塵系統;

    儀表數據:3個壓縮空氣流量、120個電計量、4個生活用水及工藝用水計量。

    5 項目意義

    本項目的實施是實現井神鹽化由傳統制造業向現代化“智造”轉變的重要一步。生產管控系統項目的成功實施將大幅度提高生產設備利用率,減輕人員工作強度;通過嚴格的質量控制提高產品品質;增強生產管理的透明度;縮短產品交貨周期;減少車間在制品;降低產品綜合生產成本。最終提高用戶滿意度,增強企業綜合生產經營效益。

    精彩對話

    2.jpg

    北京和利時智能技術有限公司食藥事業部副總經理劉慶富

    自動化博覽:食品飲料行業中,涉及到了和利時的哪些產品,這些產品具體應用在哪些環節?

    劉慶富:和利時在食品飲料行業的產品主要應用在食鹽行業,為食鹽行業提供從工廠級的專機設備、智能控制器、全廠自動化集成、生產信息化應用到集團級生產運行調度管理的完整智能工廠解決方案,滿足食鹽等食品行業的智能制造需求。

    3.JPG

    生產運行調度平臺:實現下屬廠/車間的生產運行調度,監控下屬廠/車間的生產進度、質量和成本數據,實時監控下屬廠/車間生產過程。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進行智能決策分析。

    生產信息化應用:實現工廠/車間的生產執行、生產優化、倉儲、物料等業務等生產信息化應用。

    全廠自動化集成:使用自主知識產權的SCADA集成平臺實現全廠,包括生產設備、公用工程和弱電系統的綜合自動化集成。

    專機設備:當現有設備滿足不了生產要求時,依據多年的自主研發經驗為用戶定制開發的專用設備。

    自動化控制:通過自主知識產權DCS、PLC、儀器儀表、閥門、傳送管道、傳送皮帶、傳感器,將設備或產線進行自動化控制。

    整體解決方案是一個完整的全面方案,可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定制。每個模塊的適用范圍如下:

    4.JPG

    自動化博覽:和利時在食品飲料行業為客戶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的優勢是什么?

    劉慶富:和利時自1993年成立以來,為多家食鹽企業實施過工廠軟件控制系統項目,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鹽業龍頭企業江蘇井神鹽化的自動化控制和生產管理系統的成功實施,可作為食鹽行業的改革典型案例。

    和利時的“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是被選為國家最早一批智能制造應用試點示范項目,并先后通過《化工行業智能設備互聯互通及互操作規范》和《化工行業基于工業大數據的精餾塔設備建模、診斷和控制優化規范及試驗驗證平臺》的國家智能制造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審核。和利時具有豐富的智能制造經驗,與行業企業共同打造食鹽行業的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推進食鹽行業的智能化進程。

    和利時是國內外為數不多的可提供全系列產品的一體化方案的廠家,具備豐富的工業產品線。公司擁有PLC、運動控制器、DCS、HMI系列智能控制器,以及綜合監控系統、批處理管理系統、先進過程控制、仿真系統、生產執行系統,Paas工業云平臺、工業大數據平臺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列產品,對系統、應用、數據有完整的控制力,不存在信息孤島,能夠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個性化開發。

    和利時的服務網點遍布全國各地,擁有完善的服務體系,更好地貼近用戶,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專業服務,滿足客戶對生產“安、穩、長、滿、優、節能、減排、降耗、增效”的要求。

    自動化博覽:和利時如何看待未來食鹽智能工廠市場的發展?

    劉慶富:目前,我國鹽業市場層面呈現“散亂多小”的特性,而國際上鹽業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國家基本由幾家大企業控制其鹽資源。在國家長期專營模式下,計劃供求、政府定價、政企合一的壟斷格局下,食鹽產業呈現突出的封閉性特征。食鹽市場主體缺乏主動性,市場進程的推進完全依靠相關部門的計劃性指令進行。2017年,我國鹽業體制改革方案正式實施,食鹽企業開始轉型變革。企業著手創新研發制鹽工藝技術,調整產業結構,打造自主品牌,調整食鹽品種并推進生產企業直接進入流程和銷售領域。

    食鹽行業是一個傳統行業,現在從專營、壟斷向市場開放轉變,應該充分借助國家智能制造推進的窗口期,進行改革創新,重點關注以下兩方面:

    (1)建立企業品牌。鹽業改革前,食鹽的品質保證依靠國家信用背書,消費者對食鹽的品牌認知度很低,鹽改后制鹽企業可建立自主品牌開展經營。

    (2)建立食鹽智能工廠,實現柔性生產和產銷一體化。食鹽行業的自動化、信息化水平相對偏低,建議分成三步走,一是全廠自動化集成,實現全廠包括生產設備、公用工程和弱電系統的綜合自動化集成、實現實時監控,提高設備使用效率;二是實現工廠信息化管理,工廠的生產執行、生產優化、倉儲、物料業務等生產信息化應用,提高生產效率、生產質量和安全;三是實現集團級的生產運行調度和產銷一體化,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進行智能決策分析。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8年4月刊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