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為中國制造“點石成金”
    • 點擊數:12579     發布時間:2018-08-01 09:08:00
    • 分享到:
    關鍵詞:

    “研究院不僅要開展基礎研究,還要提供公共服務,從而有效降低工業設計企業運營成本,改善成長環境。”

    “把機器做成藝術品?”沒錯,出色的工業設計,曾成就了“蘋果”公司的崛起神話。

    日前,工信部印發的《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創建工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提出,面向共性需求,補齊行業短板,打造一批工業設計公共服務及研究機構,構建覆蓋不同區域、不同行業的工業設計研究院網絡,保障和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在制造強國建設的關口上,這些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應該如何發力?工業設計這把“金鑰匙”,又將如何打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門?

    順應需求 打破制約行業發展瓶頸

    7月18日,依托中德工業設計中心為主體建設的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在煙臺揭牌成立。這是工信部啟動“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創建工作以來,全國首個成立的省級工業設計研究院。山東省經信委副主任李莎在會上表示:“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兩年內努力爭創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

    眾所周知,工業設計“點石成金”的魅力,使其成為制造業價值鏈中最具增值潛力的環節,也是企業擺脫同質化競爭、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法寶”。

    據工信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國工業設計領域實現了較快發展,設計成果不斷涌現,創新能力持續提升,行業規模逐年擴大,成為推動經濟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同時公共服務缺乏、基礎研究不足、設計數據積累和成果共享不夠等問題也依然存在,并成為制約行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此次發布的《指南》中指出,研究院建設要以工業設計關鍵共性技術為研究重點,開展基礎研究、技術支撐、成果轉化、咨詢服務、人才培養、交流合作方面的工作,最終將研究院建設成為開放共享的研究開發平臺、協同高效的成果轉化平臺、產學研聯動的人才培養平臺、支撐制造業創新發展的公共服務平臺。

    “考慮到我國工業設計企業多數是創新、創業型中小微企業,需要政府或市場提供設計成果轉化、知識產權保護、網絡交易支持等方面的服務。因此,研究院的功能定位不僅需要開展基礎研究,還特別強調提供公共服務,從而有效降低工業設計企業運營成本,改善成長環境。”這位負責人進一步解釋說。

    循序漸進 構建工業設計支撐體系

    印象中呆板單一的傳統地板磚、內墻磚,也能做出美輪美奐的藝術效果嗎?在丹豪陶瓷有限公司車間內,加入3D噴墨技術的仿古磚上,山水、花鳥、歷史典故等形象栩栩如生,這種新產品也正成為市場的“寵兒”。

    在福建晉江,工業設計和技術創新,是推動傳統產業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型的兩大驅動器。以紡織服裝產業鏈為例,整條產業鏈上有

    服裝、箱包、拉鏈、織帶、紐扣等10多個產品類別,通過工業設計的拉動,鞋服全產業鏈正實現協同合作,創造出更高的價值。

    “這得益于晉江國際工業設計園、晉江工業設計與時尚創意協會等一批具有服務能力與影響力的產業載體的打造,它們不斷拓展延伸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設計合作空間,為優勢產業‘量身定制’設計服務。”晉江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認為,如今國家加快工業設計研究院創建,健全工業設計創新發展支撐體系,將帶動省級工業設計研究院、機構載體的發展,推動企業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升級。

    面對國內存在的區域發展不平衡,行業發展不協調等問題,《指南》還對區域的布局提出了要求,秉承著“先建設省級工業設計研究院,后認定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的總體原則,目標形成支撐我國工業設計創新發展的服務和研究體系。

    那么,如何在充分滿足制造業各行業(領域)和地方產業發展需求的同時,避免盲目建設、無序發展?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考慮在研究院網絡體系建設過程中,從行業和區域兩個方面做好統籌規劃。在行業分布上,分行業設立工業設計研究院,滿足制造業不同行業(領域)工業設計需求,原則上同一行業(領域)只認定一家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在區域布局上,明確條件暫不具備的地區應首先夯實基礎,具備條件的地區應立足地方優勢產業,合理定位發展方向,避免“一哄而起”。

    “平臺+公司” 打造開放共享生態

    “工業設計研究院既要提供公共服務,也應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此次發布的《指南》還指出,研究院為企業法人形態,實施市場化運作,采取“平臺+公司”等模式運行,有利于匯集各方資本投入,推動研究院發展;同時,要通過搭建平臺,構建開放共享的生態體系,對接設計需求,更好地發揮研究院的能力優勢。

    成立于2014年的中國工業設計(上海)研究院就率先作出了探索。該院由上海市經信委、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共同成立,以中國工業設計(上海)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市場化運營平臺,致力于設計、技術與信息三大核心能力的融合運用,延伸工業設計的服務領域和服務模式。

    海歸博士談建民創辦了按圖索寶公司,將先進的視覺搜索引擎技術帶回國,可運用于文化創意、工業設計、3D打印等領域,這引起了中國工業設計(上海)研究院極大的興趣。雙方一拍即合,在技術、營銷和供應鏈等領域展開了多維度的合作——中國工業設計(上海)研究院不僅為該公司提供工位和具備特定硬件配置要求的機房,還作為按圖索寶產品的中國地區總代理,幫助中國工業行業用戶獲得高效、易管理的圖像搜索解決方案,這也推動了按圖索寶公司的快速發展。

    “作為國家級創新集成解決方案服務平臺,研究院既是國家層面上的頂層設計,服務于國家對產業轉型的政策推動,也是企業層面上的落地發展創新平臺,服務于企業創新升級的需求。”中國工業設計(上海)研究院創新技術總監沈靖說。目前該院還建立了全球領先的數字產品創新服務平臺——SODA,為數據提供方、產品開發方、應用需求方、資本投資方提供創新公共平臺。

    “企業化運營,市場化運作,并非讓企業孤軍奮戰。”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此期間,政府部門也將加強對各級工業設計研究院建設的前期支持和引導,統籌協調解決相關問題,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來源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