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CAA科普】全程只需15分鐘、無痛無創傷,由國家院士研發的這個胃鏡
    檢查方法,正在改變世界醫療
    • 點擊數:13380     發布時間:2019-04-10 14:34:00
    • 分享到:
    “通過一顆小小的膠囊,腸胃道的情況可盡在掌握,讓胃鏡檢查不再令人望而生畏。”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在云南昆明表示。
    關鍵詞:

    3.jpg

    做胃鏡痛苦嗎?如果你也有相似的經歷,相信肯定有很多話要說。因為插管進入體內的方式,胃鏡檢查總是讓人望而卻步,檢查過程中的疼痛和過后身體的反復都讓人難以承受。

    4.jpg

    正因如此,胃鏡也成為了在醫院中被拒絕次數最多的檢查。不過一個好消息是,這個困擾患者多年的問題將會得到全面解決。

    這便要得益于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所研發的“膠囊”機器人檢查方法。

    5.jpg

    這個方法不再使用傳統胃鏡檢查方法,患者在做胃鏡過程中無需麻醉,也不會出現任何的創傷和疼痛感。

    “通過一顆小小的膠囊,腸胃道的情況可盡在掌握,讓胃鏡檢查不再令人望而生畏。”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在云南昆明表示。

    6.jpg

    在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李兆申院士團隊將一粒長約27毫米,直徑約12毫米的“膠囊”機器人為患者服下,15分鐘之后,這項檢查便宣告完成。

    由“膠囊”機器人為患者拍攝的畫面非常清晰,若醫生對檢查內容存在猶疑,還可對拍攝過程進行回看,確保檢查結果萬無一失。

    7.jpg

    這樣的方式無疑大大提升了患者的舒適感,也讓胃鏡檢查變得更有效率。

    在傳統胃鏡檢查下,患者不但要忍受巨大的創傷和疼痛,還要在檢查過后進行緩慢的恢復,等于在實施治療前,就對身體造成了二次創傷。

    8.jpg

    而“膠囊”機器人的出現,則完全改善了這種情況。患者只需平躺,就能輕松完成這項檢查。

    同時,通過利用電腦對體外磁場進行控制,還可以讓“膠囊”機器人更加貼合醫生的意愿行動,對胃黏膜觀察的更徹底,也更仔細。

    9.jpg

    近年來,李兆申院士始終在堅持研發醫療技術,探索診療創新方法。在2006年國家科技大會,他的“胃、十二指腸鏡微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而此次他研發的“膠囊”機器人更成為了全國首臺膠囊內鏡和全球首臺用于臨床的磁控膠囊胃鏡,極大滿足患者需求的同時,引領了世界醫療在腸胃領域的又一次突破。

    10.jpg

    “普及腸胃病體檢篩查,首先得有舒適化的篩查手段,解決老百姓怕疼怕麻煩的問題。”李兆申院士表示。

    正是由于對醫學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對患者切身體會的關注,讓李兆申院士始終走在醫學道路的前端。相信隨著他的繼續探索,將會幫助我國醫療事業進一步發展,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11.jpg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秘書處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