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大力營造良好教育生態
    • 點擊數:706     發布時間:2019-07-15 11:25:00
    • 分享到:
    關鍵詞: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第一個關于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重要文件出爐了。

    8日,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中共中央、國務院于近日印發《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它被稱為新時代義務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義務教育學段跨度長達9年,是在讀規模最大、學齡最長的教育階段,是與每個家庭、每個孩子的命運息息相關的教育階段。”中國教育學會專家鐘秉林評價,《意見》是朝著新時代教育發展總體目標邁進的戰略決策,旨在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鋪好基石,也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體育納入招考計分科目,學生要掌握藝術技能

    體育課、美術課莫名其妙變成數學課,是很多學生共同的童年回憶。不過,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些所謂的“副課”,同樣也被要求加以重視。

    《意見》提出,要堅持“五育”并舉,也就是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強化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的應有地位。

    其中,在智育上,要加強科學教育和實驗教學,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并且要堅決防止學生學業負擔過重。

    在體育上,則提出了硬性要求:除體育免修學生外,未達體質健康合格標準的學生,不得發放畢業證書。要開齊開足體育課,體育科目將被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

    同時,音樂、美術和書法等課程的地位也得到提升。《意見》指出,要增強美育熏陶,廣泛開展校園藝術活動,幫助每位學生學會1至2項藝術技能、會唱主旋律歌曲。為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也鼓勵專業藝術人才到中小學兼職任教,支持藝術院校在中小學建立對口支援基地。

    對學生來說,還有重要的一門課程,那就是勞動。《意見》指出,要優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構,確保勞動教育課時不少于一半。在家里,家長應該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學校,要堅持學生值日制度。

    嚴禁下達升學指標或片面以升學率評價學校和教師

    著眼于辦好和管好義務教育,《意見》提出,要深化關鍵領域改革,為提高教育質量創造條件。

    在課程教材方面,國家要建立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課程標準修訂和實施監測機制,完善教材管理辦法。嚴禁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取代國家課程,嚴禁使用未經審定的教材;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引進境外課程、使用境外教材。

    在招生考試方面,此前,教育部已經多次強調,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意見》此番也重申,要完善招生考試制度,并強調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當然,評價改革往往會影響過程改革。《意見》指出,要健全質量評價監測體系,建立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國家制定縣域義務教育質量、學校辦學質量和學生發展質量評價標準。具體來說,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突出考查學校堅持全面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及辦學行為、隊伍建設、學業負擔、社會滿意度等;學生發展質量評價突出考查學生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健康、興趣特長和勞動實踐等。

    升學率和分數,一定不是唯一指標。

    《意見》還對黨政有關負責人提出了要求——要牢固樹立科學教育觀、正確政績觀,嚴禁下達升學指標或片面以升學率評價學校和教師。

    “《意見》大力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鐘秉林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意見》提出,要加強黨對義務教育教學改革的全面領導,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協同育人格局,統籌全黨全社會力量共同支持義務教育改革發展,將開創新時代義務教育改革發展新局面。

    (科技日報北京7月8日電)

    摘自《科技日報》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