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基礎研究類機構穩定經費只占30%
    • 點擊數:941     發布時間:2021-08-22 16:53:28
    • 分享到:
    在人才激勵方面,近年來,國家發布了一系列提升科研人員收入的政策,分配導向上更尊重增量知識價值,盡管如此,我國科研人員收入與項目掛鉤過緊,薪酬中穩定支持部分只占1/3。

    如何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人才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最關鍵的要素。”7月17日,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張鳳在“全球變局下的科技人才培養、流動與保障”研討會上如是說。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必須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張鳳說。

    目前,我國無論基礎研究還是應用研究均采取基本支出定額法、研發項目競爭法的支持方式,導致基礎研究穩定支持不足。以中科院為例,由于其所屬的研究所性質不同、獲得穩定經費和競爭項目經費的比例不盡相同,但總體來看穩定性經費部分比例都偏低。其中,基礎研究類研究所能獲得的穩定經費只占30%,導致科研人員無法專注于需要長期潛心研究的重大問題,不利于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

    對此,張鳳建議,相關部門大幅增加穩定支持力度,對水平高、能力強的國家科研機構,以及基礎類、智庫類科研人員給予穩定的支持。同時,對不同類型科研機構實行分類和差異化的支持機制,對基礎類研究機構采用“任務+機構”模式,對應用類研究機構采用“機構+競爭”模式。

    此外,當前我國對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仍遠遠不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的負責人年齡統計顯示,目前面上項目平均年齡42.8歲、重點項目50.6歲、“杰青”項目40歲。

    “對創新潛力巨大、發展后勁十足的優秀青年人才的支持明顯滯后。”張鳳建議,建立向青年科技人才傾斜的科技資源支持配置機制,保證一定比例科研經費用于支持青年人才開展創新性工作,并給予項目、基地、團隊一體化支持,重點研發計劃也應在更大范圍內設立青年科學家項目。

    在人才激勵方面,近年來,國家發布了一系列提升科研人員收入的政策,分配導向上更尊重增量知識價值,盡管如此,我國科研人員收入與項目掛鉤過緊,薪酬中穩定支持部分只占1/3。

    為此,張鳳建議,推動高校、科研機構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符合科研單位行業特點和科研規律的工資制度,探索多種形式的科研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改革,擴大科研機構薪酬改革自主權下放新模式的覆蓋范圍。

    人才評價機制是引導人才往特定方向發力的“指揮棒”。在張鳳看來,杰出人才的評價需要不拘一格的選拔方式,“如果在現有的評價體系內,華羅庚、陳景潤都很難脫穎而出”。

    張鳳希望,“破四唯”和“立新標”并舉,完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以強化國家使命、堅持需求導向開展分類評估,對于自由探索競爭性基金項目評估以解決定向問題和原創性貢獻為導向,對于應用和開發性項目評估以解決實際問題、產生經濟影響和增加人民福祉為導向。

    她還建議,構建專業性、自律性和自主性的科學共同體,發揮學術委員會和專家顧問委員會的關鍵性作用,減少行政權力的過度介入和對微觀評估的干預。

    “只有把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激發出來、調動起來,才能迸發出無窮的創新力量,才能在競爭中占據主動、獲得優勢,贏得未來發展的先機。”張鳳說。

    來源:《中國科學報》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