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yè)發(fā)展的先行者!
    隨著會計的發(fā)展,追蹤碳足跡
    CAIAC 2025
    2025邊緣計算產業(yè)生態(tài)伙伴大會
    2025工業(yè)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資訊

    資訊頻道

    Arm拓展物聯網全面解決方案產品組合
    持續(xù)推動生態(tài)系統(tǒng)革新
    • 點擊數:2878     發(fā)布時間:2022-05-05 14:11:36
    • 分享到:
    Arm今日宣布擴展其物聯網全面解決方案 (Total Solutions for IoT) 產品路線圖,新增兩款全新基于Arm? Cortex?-M和Cortex-A處理器的解決方案,以簡化并加速物聯網和嵌入式開發(fā)流程。在此次擴展的產品路線圖中,Arm同時推出迄今性能最強且安全性最高的Cortex-M處理器Arm Cortex-M85,并將Arm虛擬硬件擴展至包括第三方設備的更多平臺,進而使開發(fā)流程更簡單流暢。
    關鍵詞: Arm , 軟件平臺 , 芯片

    新聞重點:

    · 新的全面解決方案囊括了采用Cortex-M和Cortex-A的最新Corstone子系統(tǒng),拓展了高性能微控制器以及應用用例

    · Arm Cortex-M85處理器提供更強大的性能、更出色的機器學習能力以及更卓越的安全性

    · Arm虛擬硬件為Arm處理器、第三方硬件和實體設備提供更廣泛的虛擬開發(fā)機會

    · Arm虛擬硬件現已正式落地中國,中國開發(fā)者可通過亞馬遜云科技Marketplace(中國區(qū))使用該服務 

    Arm今日宣布擴展其物聯網全面解決方案 (Total Solutions for IoT) 產品路線圖,新增兩款全新基于Arm? Cortex?-M和Cortex-A處理器的解決方案,以簡化并加速物聯網和嵌入式開發(fā)流程。在此次擴展的產品路線圖中,Arm同時推出迄今性能最強且安全性最高的Cortex-M處理器Arm Cortex-M85,并將Arm虛擬硬件擴展至包括第三方設備的更多平臺,進而使開發(fā)流程更簡單流暢。 

    Arm物聯網兼嵌入式事業(yè)部副總裁Mohamed Awad表示:“開發(fā)者推動著物聯網的未來發(fā)展,但他們也面臨著對更強性能、更高安全性和更簡單的開發(fā)流程與日俱增的需求。Arm架構是物聯網基石,我們有責任為生態(tài)系統(tǒng)不斷地在性能、簡化開發(fā)和軟件復用等方面提升標準,為物聯網的創(chuàng)新和規(guī)?;?,創(chuàng)造更好的機遇?!?/p>

    Arm物聯網全面解決方案加速產業(yè)創(chuàng)新 

    在六個月前推出的Arm物聯網全面解決方案標志著物聯網和嵌入式市場的設計方法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它通過結合硬件IP、平臺軟件、機器學習 (ML) 模型、工具等,簡化開發(fā)并加速產品設計。Arm Corstone?是全面解決方案的核心,這套預先集成且預先驗證的IP子系統(tǒng)使得芯片設計廠商能夠將時間和精力聚焦于差異化上。 

    今日所推出的Arm云原生邊緣設備全面解決方案是首款為Cortex-A設計、且基于Corstone-1000的產品。它使物聯網開發(fā)者首次能輕松利用Linux等操作系統(tǒng)的平臺功能和潛力,同時也實現在智能可穿戴設備、網關和高端智能攝像頭等設備上進行應用級工作負載的開發(fā)。由于Corstone-1000符合Arm SystemReady?-IR規(guī)范標準,并為了實現更高的安全級別,具備支持PSA Certified的硬件安全隔區(qū),因此OEM廠商可即刻從Project Cassini中受益。 

    全新的Arm語音識別全面解決方案是基于Corstone-310子系統(tǒng)。它預先集成了新的Cortex-M85和Arm Ethos?-U55,成為Arm目前最高性能的MCU級處理器。該解決方案面向智能音箱、恒溫器、無人機、工廠機器人等用例。開發(fā)者還可通過將Corstone-310與不同的參考軟件相結合,開發(fā)各式各樣的高性能產品。 

    Arm Cortex-M85:為安全、高性能微控制器奠定新標準 

    Arm Cortex-M85是迄今為止性能最強的Cortex-M處理器,對于需要顯著提高性能的應用程序來說,它是升級到Armv8-M架構的自然途徑。Cortex-M85的特點包括: 

    · 與Cortex-M7相比,其標量性能提升了30%

    · 具有Arm Helium?技術,可支持終端ML和DSP工作負載

    · 搭載Arm TrustZone?技術增強安全性。它還包括指針認證和分支目標識別 (Pointer Authentication and Branch Target Identification, PACBTI),這一全新架構功能具備增強的軟件攻擊威脅緩解能力,有助于實現物聯網部署的安全基線PSA Certified Level 2 

    Arm虛擬硬件現可因應現有設備、硬件和項目 

    Arm虛擬硬件是一款變革性產品,為了賦能軟件開發(fā)可早于芯片開發(fā)而設計。它使Arm生態(tài)系統(tǒng)能夠輕松采用云端開發(fā)和持續(xù)集成/持續(xù)開發(fā) (CI/CD),而無需大型定制硬件集群。目前已有數百名開發(fā)者使用了Arm虛擬硬件。基于他們的反饋,Arm也新增了數款新的虛擬設備,以擴大Arm虛擬硬件的吸引力,包括針對新款Corstone設計的Arm虛擬硬件,以及涵蓋從Cortex-M0至Cortex-M33七款Cortex-M處理器的Arm虛擬硬件。此外,Arm也正借助恩智浦半導體、意法半導體和樹莓派等合作伙伴的第三方硬件進一步擴展技術庫。 

    通過Arm虛擬硬件擴展至生態(tài)系統(tǒng)設備和絕大多數的Cortex-M產品,獨立軟件供應商和云服務提供商現可利用已部署的數十億個基于Arm架構的物聯網和嵌入式設備。 

    為標準化物聯網開發(fā)奠定基礎 

    為了實現規(guī)?;?,Cortex-M軟件生態(tài)系統(tǒng)需要聯合出一套一致的標準,以實現軟件在多個設備上的可移植性和重復使用。Project Centauri的落地正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使開發(fā)者能夠專注于真正重要的創(chuàng)新和差異化。該項目包含Open-CMSIS-Pack,并已經獲得9,500個微控制器和450塊開發(fā)板的支持,能讓軟件供應商在這些設備上輕松擴展其產品。 

    Arm持續(xù)對Project Centauri進行投資,今天同時發(fā)布開放物聯網SDK框架 (Open IoT SDK Framework) 的首個版本,其中包含全新Open-CMSIS-CDI軟件標準,這是一個由社區(qū)驅動并托管在Linaro的項目,為Cortex-M生態(tài)系統(tǒng)定義了一個通用設備接口。目前已有八家來自芯片合作伙伴、云服務提供商、ODM和OEM廠商等主要行業(yè)參與者加入。 

    賦能開發(fā)者服務于不斷增長的多樣化市場 

    物聯網和嵌入式市場尤為多樣化,其服務領域涵蓋傳感器、機器人、智能音箱、家電、存儲控制器和計算機視覺等方方面面。在如此廣闊的市場中,簡化開發(fā)流程就顯得至關重要。今天所發(fā)布的產品進一步彰顯了Arm在引領物聯網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展、激發(fā)整個物聯網經濟的增長和價值創(chuàng)造方面所具有的獨特地位。 

    備注:

    · Arm Cortex-M85、Corstone-310和Corstone-1000現已開放技術授權。作為Arm物聯網全面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這些產品亦可以Arm虛擬硬件的形式,通過云端獲取。

    · 獲取Arm虛擬硬件可訪問此處。提供第三方硬件的合作伙伴包括恩智浦 (iMX8 Arm Cortex Complex)、意法半導體 (STM32U5 Discovery Kit) 以及樹莓派 (RPi4)。

    · 欲獲取Project Centauri的更多信息,請點擊此處。

    · 欲通過亞馬遜云科技Marketplace(中國區(qū))使用Arm虛擬硬件,請點擊此處。

    · 欲獲取Arm全球社區(qū)的最新動態(tài),請關注官方微信“Arm社區(qū)”。  

    關于Arm

    作為計算及數據革命的核心,Arm技術正改變著人們生活及企業(yè)運行的方式。Arm低功耗處理器設計和軟件平臺已應用于超過2,150億顆芯片的高級計算,Arm的技術安全地為電子設備提供支持,覆蓋從傳感器到智能手機乃至超級計算的多樣化應用。Arm攜手超過1,000家技術合作伙伴,為從芯片到云端的AI增強型互聯計算的所有領域提供設計、安全和管理方面的技術,并在該技術領域處于業(yè)界領先地位。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