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今年我國將全面啟動影響深遠的能源戰略
    • 點擊數:2237     發布時間:2006-02-08 10:38:44
    • 分享到:
    關鍵詞:



        去年國際油價的連續飆漲,令缺乏石油戰略儲備的中國既承受了巨大的輿論壓力,又面臨著嚴酷的市場挑戰。2006年新春伊始,中國高層在能源方面可謂動作頻頻。沙特國王的來訪拉開了中國能源外交的序幕。而就在日前,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公布的一份文件透露,我國已開始組建國家石油儲備中心,今年還將切實增強石油戰略儲備能力。分析認為,2006年,將是中國能源戰略的全面啟動年。目前中國的能源對外依存度很大,這對中國的發展是一個很大的制約因素。據預測,中國未來能源供需的缺口將越來越大。按國際慣例,當一國的石油進口量超過一億噸時,往往需動用外交、經濟等手段來保證石油安全。其實,能源外交已經成為中國外交戰略中僅次于大國外交、周邊外交的第三環。目前,中國從國外引進石油有兩種渠道:一是通過貿易,從國外購買現貨或期貨,二是通過購買國外油田或公司的股份,根據股份多少分得份額油。前一種方式容易受到油價波動的影響,最安全、最有利的還是份額油。目前,中國的份額油比例還很低,不到進口總量的20%。為了保證能源供應安全,中國的能源戰略內外并舉的思路已經出現端倪。對外,中國正式提出了“能源外交”這一戰略舉措,并把它作為外交戰略的第三環。中國的能源外交策略,目的是能源供應多元化,途徑則是合作和共贏。可以說,中國的外交智慧再一次融入了能源戰略之中。在另一方面,能源儲備不足一直是我國的軟肋。近年來,國際油價一直跌宕起伏。由于一直未建立石油戰略儲備,我國既不能在低價時大量買進,也不能在高價時減少采購,由此造成了高達百億美元的損失。石油戰略儲備體系的建立,可以充當國際油價漲跌的“緩沖器”。綜上所述,2006年我國動用外交和國內儲備,誓在打好這場能源戰役。

    信息來源:石油科技網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