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牽動人心的安徽核電項目,又有新進展。蕪湖核電廠環境影響報告書12日公示征求意見,可能于明年開工,2016年投產。
到目前,安徽已啟動四大核電項目,蕪湖、安慶、宣城和池州的核電項目均已進入實質性階段。這意味著,未來幾年,安徽省有望使用上“皖產”核電。
為了一圓“核電”夢,安徽走過了36年的漫長道路。
早在1970年,安徽寧國就曾被列入國家建設核電站的候選廠址之一。但是,直到2006年6月5日,安徽核電籌建辦公室揭牌,11月2日,中廣核集團蕪湖核電籌建處揭牌,安徽的核電事業的發展方向,才一步步明朗。安徽核電事業從無到有,有望形成四足鼎立的局面。
蕪湖核電項目:
蕪湖核電項目總投資超過600億元,建成后年發電量約300億千瓦時,可就近向皖南負荷中心供電,也兼顧“皖電東送”,為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提供電力支持。
項目進展:
2006年9月,項目建議書上報國家發改委,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全面展開。
2007年10月,中國核電有關方面專家聚集蕪湖,對蕪湖核電項目專題的可行性進行評審咨詢。
2008年10月12日,蕪湖核電有限公司舉行揭牌儀式。
昨天起至2月1日,蕪湖核電廠工程(AP1000方案)環境影響報告書(選址階段)在省環保廳網站上公示,征求公眾意見。報告書建議將非居住區邊界劃定為800米。如果一切順利,預計該項目明年就能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