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新醫改背景下中國醫藥行業信息化回顧與展望
    • 點擊數:1304     發布時間:2010-07-05 14:47:00
    • 分享到:
    2009 年新一輪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案歷經3年醞釀,終于在今年4月6日正式公布。新醫改政策的實施,對中國醫藥企業的影響深遠。
    關鍵詞:

        2009 年新一輪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案歷經3年醞釀,終于在今年4月6日正式公布。新醫改政策的實施,對中國醫藥企業的影響深遠。政府主導下的衛生投資加大,將增加醫藥行業新的需求。同時醫療保障體系覆蓋范圍擴大,為醫藥行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機遇。

        但新醫改中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包括基本藥物制度和藥物價格制度方面,對行業格局還會存在較大影響。企業信息化是醫藥企業提高競爭力、整合現有信息資源的有效手段。醫藥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關鍵在于醫藥企業,該如何平衡創新和基本藥物制度的關系;什么藥物應該進入基本藥物目錄;從市場競爭轉化到行政定廠家,從長期看如何避免政府部門的權利干預和廠家的市場壟斷,等等。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所帶來的巨大生產力,提高企業自身的信息化應用水平和管理水平,將是企業提升競爭力所優先考慮的途徑,這也是國外優秀醫藥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實踐總結。

        一、2009年中國醫藥行業信息化現狀總結

        新醫改不僅提供了8500億元的新增投資,更重要的是推動了醫藥市場格局的變化。中國醫藥企業如何適應這種機遇與風險并存的環境,是醫藥企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醫藥企業要想在這場充滿風險與機遇的競爭中取勝,除了不斷加大改革步伐、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完善企業管理制度以外,更要在信息化建設上加大投入,通過深化信息化建設,提高醫藥企業整體運營效率、決策的及時高效性,使“信息化”真正成為醫藥企業科學決策的工具,在激烈的競爭中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醫藥行業信息化建設發展勢頭迅猛,大型醫藥集團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涌現出中國醫藥集團、上海醫藥集團、西安楊森、北京同仁堂等行業信息化標桿,同時與國際醫藥集團企業巨頭(特別是美國強生醫藥、輝瑞醫藥)相比,信息化建設還存在不小的差距,這主要表現在:

        1、在領導力方面

        (1) 對信息化建設的認知有高度但推動力不足。目前,醫藥企業對利用信息化建設加強管理、構造核心競爭力的認識上均有一定高度,但大部分醫藥企業的信息化組織仍缺乏把信息化建設項目作為“管理創新”項目進行推進的能力。

        (2) 普遍開展信息化規劃但戰略性不足。多數醫藥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局限于具體的軟硬件系統引進與建設方面,在信息化建設與企業發展戰略融合方面仍有所不足。大部分醫藥企業的信息化預算比例也沒有達到國內開展信息化建設的平均水平。

        (3) 信息化預算到位但戰略執行力差。大部分醫藥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投資規模較小,信息化建設預算到位情況普遍較好。但投資動因集中于硬件購置與維護,或財務、進銷存、辦公自動化、工業控制等局部應用范圍內,未能全面有效支撐戰略發展、業務管理的實際需求。

        2、在基礎建設方面

        (1) 信息化標準與管控規范薄弱。目前,信息化標準與管理規范的制定與落實是目前醫藥企業薄弱的工作之一,企業并沒有比較完整的技術規范體系,對信息化管理沒有成文的規范與制度,使信息化運行維護與信息系統建設等工作沒有制度保證與技術標準的遵循。

        (2) 由于信息化建設歷史較短,相應培訓較少,各級領導與業務人員對于信息化建設的理解不深入

        縱觀國內醫藥企業信息化市場,針對大型醫藥集團ERP成功案例相對較少,IT企業也缺乏相應的精通行業的人員。因此,醫藥企業多分散進行信息化建設的情況下,只能將信息化建設范圍局限于財務、辦公自動化等極少數范圍內。這樣,使得企業各級領導人員對于信息化建設的感性認識難以提高一個層面。同時,由于相應培訓較少,各級領導人員對于信息化建設與集團發展、業務發展之間的互動關系也理解較少。

        (3) 企業發展戰略未能有效落實到信息化工作是由于管理和信息化仍處于“兩層皮”狀態

        由于企業內部也缺乏相應的既精通IT系統原理、又能夠深刻理解企業業務和戰略的人員,又未能引入高素質的外部咨詢力量進行系統的信息化規劃,所以企業的發展戰略難以切實有效地落實到實際的信息化工作中。

        3、在應用、集成創新方面

        (1) 電子商務處于初級應用。醫藥企業的電子商務注重力度不足,多數企業處于電子商務的初級應用,即利用網站發布產品信息,進行企業宣傳。

        (2) 信息集成程度較低,缺乏全局集約化管理平臺。集團及下屬企業的業務及管理信息系統比較分散,信息集成度較低,不利于集團對各板塊的管控。

        (3) 變革與創新支持度有限。信息系統的應用幫助總部及各板塊規范了業務及管理流程,但借助信息系統完成業務流程優化的企業數量十分有限

        4、在IT服務管理與IT治理方面

        (1) IT制度、標準和流程缺失,IT管理不規范

        醫藥企業普遍沒有建立項目管理規范、IT運維流程等相關制度和標準,各IT部門管理隨意性較大。

        (2) 缺乏相應的IT管理平臺

        醫藥企業IT部門在充分利用各種管理平臺(如項目管理平臺、網絡管理平臺、監控平臺等)、加強IT管理水平,IT管理效率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3) IT組織建設不到位

        醫藥企業IT組織建設普遍落后,人員配備不足,導致服務能力和項目建設能力低下。

        (4) 信息安全水平亟待提高

        醫藥企業盡管配備了一定的安全設備,但是整體信息安全水平仍然不高,需加大力度予以改進。

        二、2010年中國醫藥行業信息化發展趨勢

        2010年,中國醫藥行業信息化應用正逐步走向成熟,企業的應用需求也日趨多樣化、復雜化,因此,信息化建設不僅按行業細分還要適應不同類型的企業發展。

        1、集團型企業

        集團型企業應全面推行以“研發、工業、商業”主營業務的一體化建設,圍繞醫藥集團企業的生產、管理和經營的需求,在統一信息資源管理、業務協同管理,統一的財務與人力資源管理基礎上,以商業、科研、工業一體化建設為業務管理手段,以企業戰略管理與商業智能的建設為決策手段,建立和完善醫藥集團企業科學、全面的信息化業務協同與管控體系,消除信息孤島,提升企業運行效率,實現企業決策支持信息化。

        2、醫藥研發類企業

        醫藥研發型企業應在企業整體角度(如屬于集團型企業中的子企業,則應在醫藥集團企業角度),在統一的信息管理與集成平臺基礎上,進一步整合醫藥研發信息數據,實現研發的信息集中管理和研發信息有效共享;

        從支持產業鏈的角度,支持研發與下游的工業一體化,與生產業務有效銜接;

        實施研發項目管理信息化,與加強研發體系自身建設,提高醫藥企業研發整體能力;

        通過建立研發管理平臺,以信息化手段支持企業實現從戰略、管理、運作等不同層面對研發管理,增強企業對研發業務管控力度,加強項目決策與成果轉換能力。

        3、醫藥工業類企業

        醫藥工業型企業應在企業整體角度(如屬于集團型企業的子公司,則應在醫藥集團企業角度),在統一的信息管理與集成平臺基礎上,建立企業統一的工業IT管理平臺,實現企業的工業信息統一管理;

        通過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優化醫藥工業產業鏈,實現不同工業企業在工業產業鏈間的協同生產,提高工業企業綜合競爭優勢;

        如存在分子公司,則通過建立醫藥工業企業總部與下屬各工業企業的一體化管理,增強企業總部對各工業企業的監控力度,實現從戰略、管理、運作等不同層面的一體化監管;

        以醫藥工業的業務管理層系統為核心應用,逐步形成集成的醫藥工業IT管理體系。

        4、醫藥商貿類企業

        醫藥商業型企業應在企業整體角度(如屬于集團型企業的分子公司,則應在醫藥集團企業角度),在統一的信息管理與集成平臺基礎上,進一步整合醫藥商業信息數據,實現商業的信息集中管理;

        從支持產業鏈的角度,支持與研發、生產業務有效銜接;

        整合商業產業鏈,在有效銜接上下游業務的同時,實現企業內不同業態在分銷、物流、零售的協同運營,提高商業企業綜合競爭優勢;

        分別建立分銷、物流、零售管理體系,增強商業企業對業務管控力度,實現從戰略、管理、運作等不同層面提升商業企業運營效率。

        信息化建設必將成為醫藥企業核心競爭力,支撐醫藥企業成為主業突出、管理先進、具有較強國內、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終極武器”。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