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馮 鍵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關鍵時期,也是四川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攻堅時期。緊緊抓住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機遇,大力推進四川發展新跨越,為建成西部經濟發展高地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是四川“十二五”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
西部大開發在我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中具有優先地位。未來10年,國家將以更大的決心、更有力的措施,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把四川發展實際與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結合起來,在科學發展軌道上推進四川“十二五”發展,核心是抓好五個著力點。
一是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加快發展的保障能力。突出鐵路建設,加快高速公路建設,加強民航和內河水運建設,“十二五”末初步建成以成都主樞紐為中心,以區域性次級樞紐和節點城市為重要支撐,以進出川大通道為紐帶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加快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加大推進力度,努力把四川建設成全國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西部通信樞紐和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二是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和經濟實力。大力發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能源電力、油氣化工、釩鈦鋼鐵、飲料食品、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著力打造重要戰略資源開發基地、現代加工制造業基地、科技創新產業化基地和農產品深加工基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西部物流中心、商貿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設,做強做大旅游文化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三是積極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帶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積極培育區域性中心城市,力爭“十二五”時期形成幾個人口規模超過百萬、經濟總量超過千億元的大城市,促進大中小城市、小城鎮和成都、川南、攀西、川東北、川西北“五大經濟區”協調發展。
四是深入實施科教興川戰略,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撐。整合科技資源,提高創新能力,加快西部科技創新高地建設,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提高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需要,加快建設西部人才高地,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培育、引進和使用“塔尖”人才,以科教和人才優勢提升產業競爭優勢,增強區域發展核心競爭力。
五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社會和諧穩定打下堅實基礎。繼續實施民生工程,加大民生投入,切實解決群眾關心的民生問題。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努力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使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