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上海證券報
7日,記者從鐵道部證實,近日有媒體報道“鐵道部向國家求援8000億元,希望財政支持4000億元,同時發債4000億元,以維護鐵路建設順利推進”的說法純屬謠言,關于“鐵道部財務司一位負責人”接受采訪的內容也不屬實。鐵道部表示,關于鐵路建設資金籌措和資金安排使用等有關情況,已于日前向媒體披露。
11月3日晚間,鐵道部正式發布消息稱,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鐵道部加大資金籌措力度,于近日將籌措到的資金撥付到各建設單位,并對資金使用作出了具體安排。按照這一安排,各建設單位將于11月20日之前,把工程欠款撥付到位,以保證在建鐵路項目的連續施工。
今年7月溫州動車事故發生后,中國鐵路建設陷入困境,不少線路遭遇緩建停建。專家認為,盡管前期中國鐵路融資一度出現緊張狀況,但當前支持鐵路建設的金融市場 仍相對開放、寬松,隨著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金融部門對中國鐵路建設的支持力度還將延續。
有跡象表明,進入10月份以來,鐵路“融資饑渴”已有所緩和。10月12日,鐵道部今年第一期200億元中國鐵路建設債券正式公開發行;10月26日,鐵道部第二期200億元鐵路建設債券發行認購倍數達近17倍。
日前,中國南車確認,公司收到鐵道部首批還款60億元。中國北車同樣透露,獲得鐵道部45億元還貨款。北車相關人士說,這筆資金可緩解企業生產壓力。
專家指出,鐵路建設作為國家重要的投資項目,不僅能夠滿足公眾對于現代交通體系的需求,也牽涉為數眾多的農民工就業、供貨商發展等問題。大面積、長時間的緩建、停建現象亟須得到改善。
從長遠來看,持續高速發展軌道交通運輸項目也是我國城市化和現代化的客觀要求。對此,一位資深鐵路專家向記者表示,鐵路建設既要“算小賬”,也要“算大賬”,除了考慮鐵路企業自身效益之外,還應該考慮鐵路建設所帶來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綜合效益。“從這個層面來看,我相信鐵路建設是應該支持的。”他說。
對此,不少研究人士認為,2008年以來中國鐵路建設經歷了從“常態”到“高潮”再到“低谷”的過程,當前的政策支持是讓其重返“常態”。而據記者了解,部分地區也召開會議,協調各銀行幫助解決鐵路建設短貸資金,支持鐵路全面恢復建設,由此更利于緩解鐵建資金。(記者于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