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媒體認為十七大后財經政策將更注重利益均衡
    • 點擊數:481     發布時間:2007-11-28 01:40:57
    • 分享到:
    關鍵詞:



        十七大后中國的財經政策將會怎樣?香港《經濟導報》的社論認為,可以預計,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旗幟下,十七大后的財經政策將會體現出六大特點。

      一是更加關注民生。文章認為,“更加關注公平”、“更加關注民生”已普遍成為共識,財經政策,尤其是財政政策向民生傾斜不可逆轉。培育新政下的最廣大利益群體已成為一種政治現實。

      二是更加注重利益均衡。文章認為,中國所有制結構的演變將漸趨穩定。除去分配政策、勞資法律,乃至引資政策的調整,可以預計,中國的所有制結構將保持目前的均衡狀態。

      三是更加國際化。文章認為,中國經濟的國際化不會放慢,它與擴大內需方針并不矛盾。這樣一種格局下,國際化的潮流將從產業部門、外經貿部門加速轉移到金融等服務領域,宏觀金融調控部門的壓力空前加大。如何跟上國際潮流,對財經界來說不是紙上談兵之事,也非觀念更新,而是一場現實的市場戰。如何進入國際財經圈,知曉這些財經精英在想什么,準備做什么已是現實的要求。

      四是更加專業化。文章認為,中國內地對金融市場的理解還有待深化。現在金融市場,如外匯市場、保險市場、股票及其衍生產品市場、國債市場和貨幣市場,商品及其期貨市場越來越專業化,財經界的分工愈加細化,這對財經領導人的知識能力都是挑戰。

      五是更加注重部門間協調。文章認為,從市場來說,不穩定的政策預期,極易導致政策引致的市場動蕩,這會損害政府部門的威信。市場化程度加深后,市場參數更加靈敏,愈加互動,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和影響更大。宏觀部門應摒棄部門利益,自覺加大協調意識,降低政策和市場雙風險。

      六是更加注意培養具有豐富市場經驗和理論素養的年輕宏觀財經管理人才。文章認為,中國如何培養或者吸納具有豐富國際市場經驗和理論素養的年輕宏觀財經管理人才,是現實話題。沒有十多年的國際市場歷練,經歷多個牛熊市,跨越多產品市場,是培養不出國際市場感覺的。文章建議中國借鑒新加坡經驗,把留學海外商學院和法學院的年輕才俊吸引進國有財經機構加以培養,以供未來國家宏觀經濟管理之需。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