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我國地震監測能力全面提升 地震速報縮短到10分鐘
    • 點擊數:745     發布時間:2008-04-15 22:52:36
    • 分享到:
    關鍵詞:

     

    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劉莉  

        “我們再也不需要用美國資料研究我國本土強震的衰減規律了?!薄爸袊鴶底值卣鹩^測網絡”項目總工程師、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陳鑫連研究員自豪地告訴記者。這項歷時數年、耗資22.8億元,我國最大的防震減災科學工程日前在京通過驗收,標志著我國防震減災基礎設施和技術系統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網絡”項目2004年6月開始實施。項目包括6個部分(即“三大臺網”和“三個系統”),分別是中國地震前兆臺網、中國數字測震臺網、中國數字強震動臺網、中國地震活斷層探測技術系統、中國地震應急指揮技術系統和中國地震信息服務系統。通過這個項目的實施,填補了原來我國地震臺網監測的空白地區,同時增加了密度,全面數字化、網絡化的共享平臺有能力為我國科學家提供本土地震詳實的研究數據。

      據介紹,項目設計與建設的核心目標是在數字化、網絡化的基礎上基本實現地震數據實時共享,圍繞國家防震減災工作的監測預報、震災預防、應急救援及科技創新體系,全面提高中國防震減災能力。項目的建成,大大提高了我國地震臺站的密度,優化了網點布局,提升了我國地震監測能力,我國前兆、測震、強震臺站的密度分別達到每萬平方公里0.4個、0.88個、1.2個,監測設備數字化率達到95%,地震速報時間從30分鐘縮短到10分鐘,地震監測的震級下限從4.5級改善到2.5級。

      據了解,項目建設中專業地震監測設備絕大多數為自主知識產權產品,應用軟件中也有74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