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微工程領域新技術 環衛機器人有望問世
    • 點擊數:1274     發布時間:2008-04-24 11:50:14
    • 分享到:
    關鍵詞:
        全身遍布的機器人在水下游弋,就能探測并發送水質污染情況;身藏大型垃圾桶的不但能夠到住戶家中收垃圾,還能自動清掃馬路并監測空氣質量……昨日,高交會舉行中德意微系統高科技論壇,來自三國的科學家們就目前世界最前沿的科技領域——微電子機械系統的應用進行了探討。據透露,意大利與重慶大學合作的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水下監測機器人有望在兩年后問世。

      機器人“環衛工”就要來了

      領域的世界知名專家、意大利圣安娜大學微工程技術中心P.Dario教授在論壇上介紹了目前的最新技術:將機器人置身于復雜的環境,通過無線傳感網絡“指揮”機器人對環境進行監測,再由中心遠程控制機器人對現場進行處理。

      Dario教授說,歐洲已在3年前率先啟動了環衛機器人計劃,計劃用機器人替代人類對特定場所進行監測和清潔。在他演示的圖片中,這個綠色的大家伙幾乎有一人高,“腦袋”中集成有各種傳感器,肚子則是一個大大的垃圾箱,肚皮下面藏有吸塵器,它能通過兩個輪子進行移動。

      Dario教授說,它不但能到住戶家門口收取垃圾,還能自動監測經過區域的空氣質量,發現某個指標超標就能自動報警并分析成分和濃度。

      “目前西班牙、德國、瑞士等國都設立了演示點,預計明后年可能推廣到更多地區,也不排除這項技術可能進入中國或者重慶”。

      “電子藥丸”定點治病

      “重慶大學在微工程領域也有重大成果”,據重大人士介紹,由其開發的電子藥丸已進入了臨床實驗。病人將這個3厘米左右的藥丸吞下以后,其外殼并不會破損,當其達到腸道或者其他需要治療的部位時,醫生可以通過外部設備發出指令,外殼就會應聲爆裂,釋放出藥品,達到定點治療的目的。

      據悉,微工程在人體健康領域大有作為,不但能夠制作出逼真且具有感應功能的假肢、假耳和假眼,還能夠用于醫學監護。高交會上意大利展團就帶來了一件展品,病人只需佩戴這個儀器,就能自動監測體溫、血壓或者心跳,并通過無線網絡發送到醫院的監護中心,防止病人出現意外。

      水下機器人監測三峽水質

      針對全世界關注的三峽水質問題,P.Dario教授也透露了與重慶大學即將開展的合作項目——制作水下機器人監測水質。

      P.Dario教授表示,他們將在類似魚形的可移動水下機器人身上裝上傳感器,當在江河中游動時,就能監測水污染,然后通過無線傳感網絡傳送到控制中心。為延長機器人的使用時間,他表示,還可以采用太陽能能源,當能量即將耗盡時,可以自動浮上水面補充能量,然后繼續工作。據悉,這項研究工作即將展開,預計兩年后首臺水下監測機器人可能面世,并擔負起保護三峽水環境的重任。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