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投資》
大批特大項目加緊建設,大批跨國企業、國內大型企業集團云集天津
天津濱海新區已成為21世紀全中國乃至全球的投資熱地
李渤濤是天津市漢沽區招商辦副主任,這些天他忙得連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要是放在兩年前,他一年接待的來訪投資商也不過幾十家,如今每天都要接待4、5撥投資商。據悉,他全年的招商任務是300億元,“每天1個億,難度不大”,李渤濤笑稱。
前來考察的投資商絡繹不絕,正是以濱海新區為龍頭的今日新天津之生動寫照。
5月22日,《中國投資》在漢沽區采訪當天,就有一家主營風能和生物質能的美國公司帶來一個新能源組合項目。據介紹,在所有來訪者中,環保型公司和清潔能源公司占有很大比例。在天津濱海新區整體規劃中,漢沽區的定位是“生態型的現代化濱海城市和世界級的生活區”。
為了實現新的戰略定位,原本以鹽化工為支柱的漢沽區正在進行一輪富有挑戰性的轉型。一邊關停、搬遷化工廠,一邊積極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和大型循環經濟項目。漢沽區副區長肖松對《中國投資》說:“正在進行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以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大項目落戶。在重大項目帶動下,各種配套產業也就都來了。”
空客A320總裝線、中新天津生態城、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中石化100萬噸大乙烯及配套項目、臨港工業區、東疆保稅港區?? 一大批重大項目背后,一大批跨國企業集團和國內大型企業正云集天津。
進入21世紀以來,天津濱海新區已成為全中國乃至全球的投資熱地。在全球投資的戰略格局中,天津具有發展成為中國北方經濟中心的特殊優勢。對內她依托京津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對外則面向整個東北亞。
今年兩會期間,國務院批復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方案。中央要求,天津要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在保障和改善民計民生、促進社會和諧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希望濱海新區成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
從天津市中心趕往漢沽區的路上,經過大片的鹽堿地和灘涂,許多的大型施工機械正在忙碌,一派加快建設、加快發展的景象。隨行的天津人介紹,這里將成為未來的高新產業園和生態園區。
“生態”天津
5月6日,中新天津生態城總體規劃(方案)在濱海新區公布,征詢公眾意見,吸引了廣泛的關注。
中新天津生態城是繼蘇州工業園之后,中國與新加坡第二個國家級和政府間的合作項目。據介紹,規劃中的中新生態城位于天津濱海新區漢沽和塘沽之間,東至漢北公路—規劃的中央大道,西至薊運河,南至永定新河入海口,北至規劃的津漢快速公路,范圍約30平方公里,依海傍河,整個項目用地呈梭形。
生態城最大的亮點就是它的生態化規劃,運用生態經濟、生態人居、生態文化、和諧社區、科學管理的新理念,把原本自然生態條件不良、水體污染的一片鹽堿地,改造成生活環境優良且社會和諧的生態城市;在建設節能、環保、宜居住宅的同時,發展金融保險、教育培訓、科技研發、文化創意、服務外包、物流等現代服務業,配套學校、醫院、公園、文體設施和社區服務中心等公用設施。
該項目今年7月份奠基開工,將用10年左右時間建成,遠期規劃至2020年總建設用地為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35萬人左右。
“我們政府就是不取不予。主要靠商業的模式運作”,肖松說。據介紹,在這個項目中,中方和新方各出資50%成立一個合資公司。其中,中方公司是一個聯合體,由泰達,漢沽、塘沽共同出資。這個中方公司負責征地和除了三水(自來水、污水、中水)以外的所有基礎設施,新方是新加坡吉寶公司,該公司將投入資金。整個項目預計總投資500多億元。
漢沽區政府行政審批管理辦公室主任王國學介紹,目前中新生態城“起步區3平方公里土地平整已經完成,臨時道路開始施工,生態城服務中心正在內裝修,將于今年6月中旬竣工投入使用。”
“中新天津生態城的落戶,為加快漢沽宜居生態城區建設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王國學說。
事實上,這個項目僅是濱海新區諸多大項目中的一個。在整個濱海新區的開發中,始終貫穿大項目帶動的思路。“為了保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我們把實施大項目戰略作為今年全區工作的一條主線,作了全面部署”,天津市發改委介紹。
“通過重大項目建設,濱海新區的空間布局和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為加快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實現功能定位提供了重要支撐”,天津市發改委主任張志強告訴《中國投資》。
他強調說,天津在新上項目中,特別注重構筑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的產業結構,“重大項目建設的質量和水平要走在全國前列;強化項目管理,嚴把技術水平關、資源消耗關和環境保護關,堅決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產能力”。
天津新名片:特大項目
“北疆電廠項目,一期工程2009年投入使用,可形成發電、海水淡化、制鹽、節約土地資源、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的循環產業鏈,為生態城提供多種支撐”,天津發改委有關人士告訴記者。
這個在漢沽區建設的項目,是中國第一批循環經濟示范項目,2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火力發電機組,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高參數、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的百萬千瓦發電機組。據悉,這個大機組每度電耗煤比全國平均水平低88克,全年可節約100多萬噸煤炭。
此外,該項目還可用發電余熱和部分抽汽進行海水淡化規模20萬噸/日。利用海水淡化排出濃縮海水,可節約22平方公里的鹽田用地,同時生產溴素、氯化鉀、氯化鎂、硫酸鎂等市場緊缺的約6-9萬噸/年化工產品。項目所產生的粉煤灰、石膏等固體廢棄物,與臨近的天津化工廠產出的電石廢渣配制生產新型建材。
同樣作為循環經濟示范工程,正在實施百萬噸大乙烯工程也正成為代表濱海新區特色的大項目。
據介紹,這個項目有4個特點,一是國內第一套煉油、乙烯、化工一體化的大乙烯項目,以石油煉制為源頭,乙烯裂解為核心,下游石化項目為配套,裝置布局緊湊,工藝流程科學,內部物料資源互供,可大大提升企業效益和競爭力;二是充分利用荒地,不占用1畝良田,實現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三是使用淡化海水,實施污水深度處理,提高中水回用比例,不增加1噸淡水,項目年新增用水3089萬噸的80%,由海水淡化解決,其余通過中水回用解決,實現新項目增水不增淡水。“這在全國乙烯項目是唯一的”,項目負責人介紹說。
此外,該項目還通過強化污染物分類治理和綜合利用,削減廢氣、廢水、廢渣等污染物排放量,不增加排放總量,實現“增產減污”和“以新帶老”的環保目標。
據介紹,大乙烯項目預計2009年9月全面投料運行。項目建成后,乙烯生產能力將達到120萬噸/年,煉油綜合加工能力1250萬噸/年,成為中國千萬噸級煉油和百萬噸級乙烯一體化生產基地之一,每年可生產高質量、高規格、寬覆蓋面的石油、石化和化纖產品1200萬噸。
除了北疆電廠、大乙烯項目,濱海新區還引入了不少國家級大型高新產業,比如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這是由中國航天科技(10.80,-0.10,-0.92%,吧)集團航天一院建設,總投資45億元,在開發區西區建設直徑5米級(現為3.35米)運載火箭的生產、試驗與總裝測試集成區。
項目建成后,可滿足中國未來30—50年發展空間技術及和平利用空間的需要,實現運載技術跨越式發展和航天可持續發展,對引領中國高科(6.30,-0.55,-8.03%,吧)技產業發展有著重大的輻射和推動作用。
2007年11月,運載火箭儲箱焊接裝配廠房啟動,今年4月,綜合機加廠房等第一批其他項目也陸續開工,7月份總裝測試廠房、力學環境測試廠房等第二批項目也將陸續開工,12月份,第一批項目陸續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滿足新一代運載火箭儲箱焊接裝配、大型機械加工等研制工作需要;明年12月,第二批項目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滿足新一代運載火箭產品試制、總裝、試驗等各項研制工作需要。
當全球唯一一條在歐美以外的空客A320總裝線落戶在天津濱海新區時,全球航空界為之矚目。據介紹,自2006年底開工以來,整個項目進展都相當順利。
這些大項目不僅帶來了經濟總量的增長,也成為天津濱海新區的“名片”。正如天津發改委有關人士所述,“天津引入大項目,就是要充分發揮重大項目的聚集效應、帶動效應和引領效應,不斷提升配置資源、服務周邊、帶動區域發展的功能。”
一位專家告訴記者,重點項目產業鏈將給區域發展帶來更多商機,為濱海新區未來發展積蓄了一個強大的后勁。
目前,這種效應已初步顯現,由空客A320項目帶動,目前已有11家航空制造企業落戶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區,30多個航空產業項目正在洽談中,其中10個項目專為空客項目配套。
完善基礎設施
“在大項目建設的帶動下,濱海新區固定資產投資占到全市投資的一半左右,未來3年,濱海新區的累計投入將超過6000億元左右”,張志強主任說。
在天津市看來,要引進大項目,首先就得把基礎設施搞好,包括港口、機場、公路鐵路建設和重大項目的固定資產投入。
去年底以來,隨著25萬噸級深水航道、30萬噸原油碼頭工程先后竣工,天津港(15.50,0.09,0.58%,吧)航道等級由10萬噸級提高到25萬噸級,成為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深水港。目前,天津港的年貨物吞吐量超過3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710萬標準箱。
濱海國際機場一期改擴建工程也已全面竣工,新的航站樓投入運營,機場跑道長度達到3600米,具備大型樞紐機場規模。
而京津城際鐵路客運專線、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線都將在奧運會前全線通車,海濱大道、集疏港公路一期工程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正在加緊實施。“隨著這些交通設施的建設和竣工,京津之間的交通條件將發生歷史性變化”,天津發改委投資處介紹。
濱海新區規劃中有八個功能區,按照部署,8個功能區的開發已全面啟動。其中,濱海化工區中的臨港工業區已形成20平方公里陸域面積,造修船基地等項目已經開始建設;濱海高新區,正在進行起步區道路施工和綜合服務中心主體建設;濱海中心商務商業區,響螺灣10座商務樓宇都在進行基礎施工,年內還將有10個樓宇開工建設。
此外,眾所關注的東疆保稅港區目前已經實現首期4平方公里封關運作。國際貿易與航運服務中心已正式運營,大大提高了通關效率。臨港產業區,北防波堤工程、北港池集裝箱碼頭B段等項目正在建設中,為建港造陸做好準備。中新生態城目前已基本完成規劃編制,服務中心主體已經完工。
之前,美國微軟公司與濱海新區達成了6項合作意向,希望共同打造國際軟件服務外包基地。微軟公司將擇機對濱海新區進行戰略投資,打造軟件旗艦企業,在新區建立微軟開發實訓基地,搭建業務流程外包(BPO)企業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