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三維觀測系統取得實質性進展
    • 點擊數:602     發布時間:2008-06-30 23:24:23
    • 分享到:
    關鍵詞:
        鄂爾多斯盆地南部巨厚黃土覆蓋區,地下目的層為中生界低孔、低滲薄儲層,地震資料干擾波發育,高頻吸收衰減嚴重,資料分辨率很低。通過對鄂爾多斯盆地的特殊地形地貌以及縱橫向復雜多變的近地表地震地質條件空間結構及地震資料進行深入分析研究,技術人員發現,造成地震野外原始記錄信噪比和分辨率很低的主要原因是,激發點和接收排列的干擾波能量過強,而只要合理“躲避”一定時空范圍內的干擾波,同時削弱“黃土鳴震”對資料品質的影響,就可以使地震資料品質大幅度改觀。

      針對鄂爾多斯盆地低孔、低滲、低產、低壓的“四低”特點,這個經理部提出在南部黃土巨厚區實施非縱勘探科研攻關的技術思路。

      非縱觀測的理論基礎是一種特殊的三維觀測系統,形象地說,應是2.5維地震勘探。就是從二維的炮檢點同線向三維勘探的炮檢點同面進行過渡,但還是采用二維的勘探模式,這樣不僅可取得三維勘探的效果,還可以減少大量的勘探投入。由于在國內外勘探領域尚沒有成功的非縱生產案例,進行技術攻關沒有任何可借鑒的經驗,經理部技術人員只有從非縱勘探理論、巨厚黃土地震波傳波特性研究入手,對觀測系統設計、激發條件、采集方法進行數次論證、實踐。經過整整兩年的科研攻關,去年8月該項技術終于取得實質性進展。

      運用非縱勘探取得的地震資料較好地壓制了側面干擾,地震資料信噪比、分辨率相比同類型縱測線均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淺層資料品質明顯改善。鄂爾多斯盆地由此實現了從線到面的第三次突破性飛躍。

      經歷了三次地震勘探技術重大飛躍的鄂爾多斯盆地現已探明油田28個,氣田9個,一座座大油田、大氣田正在悄然出現,以這個“聚寶盆”為主要油氣產能區的長慶油田油氣當量每年也正以500萬噸的速度遞增。

      鄂爾多斯盆地正成為中國石油重要的能源基地,物探人依舊是盆地里矢志不渝的探寶者。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