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26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完成印度洋科考任務后,2月20日搭乘母船“向陽紅09”抵達毛里求斯進行補給。在此次印度洋科考任務中,“蛟龍”號搭載多名科學家到海底熱液區進行實地考察,采集了大量樣品和數據,有助于人類揭開海底熱液區的神秘面紗。
在印度洋科考首航段中,“蛟龍”號共取得玄武巖等巖石樣品160余千克、硫化物樣品28千克、大型生物634個以及熱液噴口的流體、沉積物和保壓水樣等。隨船科學家表示,“蛟龍”號獲得的樣品和數據對深海生物多樣性研究,海底熱液區熱液、生物和地質交叉綜合研究,不同類型熱液系統、深海環境基線研究,全球尺度下熱液生物區系劃分以及深海礦產和生物資源評價等具有重要價值。
記者同時了解到,“蛟龍”號將正式“安家”青島。此前“蛟龍”號業務化運行單位——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一直在籌備和建設中,因此每次“蛟龍”號完成海試及試驗性應用航次后,母船“向陽紅09”都將潛水器送至江蘇江陰,再通過陸地運輸至“蛟龍”號研制單位中船重工第702所進行維護檢修。
據悉,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位于青島即墨市鰲山衛鎮,于2013年11月正式開工建設,包括9個功能區,將為開展深海科學研究、深海資源調查提供全方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