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uswy"><sup id="auswy"></sup></ul>
  • <ul id="auswy"></ul>
    ABB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5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算力提升推動中國產業AI化
    • 作者:閆潔
    • 點擊數:683     發布時間:2019-09-18 09:41:00
    • 分享到:
    關鍵詞:

    如果說2016年是人工智能(AI)的產業化元年,那么經歷了2017年的產業化布局、2018年的AI應用落地,至2019年,中國開始進入產業AI化的新階段。

    是什么推動了AI飛速發展?“智慧時代,計算力就是生產力,是人工智能發展的根本推動力。”日前在京舉行的2019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恩東表示。 

    為此,國際數據公司(IDC)和浪潮集團在會上聯合發布《2019—2020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最新的中國AI計算力TOP10城市、AI技術滲透最快TOP5行業等調研結果出爐。 

    計算力即生產力

    在業界看來,推動AI飛速發展的有“三駕馬車”:數據、算法和算力。其中,計算力被視為承載和推動AI走向實際應用的基礎平臺和決定性力量。 

    《報告》顯示,相較于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應用,AI應用對計算力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自2012年以來,每3.5個月用于AI的計算量就會翻一倍,6年內用于AI的計算量已經增長了30萬倍。

    “當前的人工智能熱潮不僅源于算法創新,更源于計算技術的創新,GPU等計算加速技術與深度學習的深度結合,推動了整個人工智能學科的復興,計算已成為驅動人工智能持續進化的重要力量。”王恩東表示。

    計算力的快速發展極大促進了各行業應用場景的成熟,AI產業化加速向產業AI化邁進。

    《報告》顯示,從AI行業應用滲透度排名來看,互聯網行業保持第一,政府行業緊隨其后,排在第三、四位的是金融行業以及制造業,電信行業首次入圍前五。 

    與之相對應,互聯網依然是AI算力投資最大的行業,占據中國62.4%的AI算力投資市場份額;排名前五的行業中,政府和金融行業增長最迅速,2018年同比增長均超過100%。

    中國城市AI計算力大排名 

    《報告》顯示,最新的中國AI計算力TOP5城市依次為北京、杭州、深圳、上海、廣州;排名6—10的城市是合肥、蘇州、重慶、南京、西安。 

    排名的變化顯示,四大超一線城市在AI技術、應用、人才等領域的“吸附”效應開始凸顯,同時圍繞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三大經濟圈形成的人工智能三大產業集群已初具雛形。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北京力壓杭州登上榜首。 

    《報告》認為,北京擁有包括寒武紀、地平線在內的近500家AI初創企業,百度、字節跳動等成熟AI企業,商湯科技、曠視科技等獨角獸企業的數量也遙遙領先。其AI相關的投資金額達到550億元。 

    此外,北京聚集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多所知名高校,培養了大量AI人才。豐富的人才儲備成為北京AI發展的巨大優勢。 

    新一代人工智能需要新一代超級計算

    當下,中國產業AI化一路高歌猛進,那么未來如何行穩致遠?計算力又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在王恩東看來,應用是產業AI化的瓶頸,也是最大的機會。“要從根本上解決應用的問題,需要建立開放融合的人工智能生態,從底層硬件到上層應用軟件,產業的上中下游要緊密配合,面向多樣化個性化的用戶需求,向終端用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這樣人工智能才能用起來、用得好。”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認為,新一代人工智能需要新一代超級計算。這意味著不僅要在運算的速度上達到新水平,而且要在智能化應用上形成新局面。“人工智能計算作為ICT核心一環,將加速5G、云、視頻、IoT、AI等創新技術與產業的互相融合,并向更為廣闊的行業延伸。” 

    為此,他提出4點建議:高度重視開放的人工智能應用服務平臺建設;主動與各個開放創新平臺構建戰略合作;自主創新面向AI的智能計算能力評測體系;探索智能計算對智能制造、數據算法治理的支持。

    摘自《中國科學報》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