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自動化市場進入“后成熟期”帶來的巨大存量市場以及用戶需求的變化,催生了中國自動化服務市場的快速發展。自動化服務傳統的被動服務模式也逐步被主動形態的現代服務所替代。用戶觀念與價值導向發生了顯著轉變,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定制增值服務,并期望借此提升運營效率,從而增強自身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當前,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為主要特征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全球范圍內孕育興起,給世界產業技術和分工格局的深刻調整帶來革命性影響。隨著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互聯網和“中國制造 2025”為代表的新工業革命深入發展以及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日趨成熟,全球制造業都在步入工業互聯時代,而這毫無疑問對于工業網絡技術提出了新的挑戰,促進了工業通訊領域的不斷推陳出新以迎合產業需求。
物聯網已經被確定為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RFID作為物聯網的最關鍵技術之一,其市場規模也必將隨著物聯網的發展而壯大。伴隨行業的發展,RFID巨大的市場空間即將打開,業內的競爭不斷加劇,優秀的RFID企業越來越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行業發展環境和產品使用者的深入分析。
“ABB認為,無論是一般工業還是汽車行業,未來都將從工業機器人的協作、至簡、數字化這三大趨勢中獲益。”李剛表示。競爭日益激烈,然而善于應對市場變化的ABB機器人部正在積極布局,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面對市場的風起云涌,李剛從容堅定,展臺上針對不同行業和應用的機器人解決方案演示著新產品的強大功能,更展示出ABB極具突破性和前瞻性的戰略視野。
從零部件供應商到系統解決方案的提供者,臺達的華麗轉身有目共睹。李文建在采訪中強調,智能制造是制造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臺達高性能運動控制型交流伺服系統ASDA-A3系列能夠助力客戶提升機臺的價值與效率,協助客戶實現產業升級的目標,最終邁向智能制造。
“ 中國市場是一個充滿能量的市場,同時,它還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市場。它的有趣在于它的波動非常劇烈。市場的可怕并不在于它的劇烈波動,而在于它平靜如水。有波動,就說明有機會。”
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出臺,智能制造成為中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智能制造背景下,鋼鐵行業也面臨重新洗牌的危機,但危機往往蘊藏著新的機遇。國家的扶持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鋼鐵行業實現智能制造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時機。本期記者特別專訪寶鋼股份研究員郭朝暉博士,請他談談智能制造背景下我國鋼鐵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智能制造時代,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客戶不僅需要新的、高質量的產品,而且要求以更快的速度交付根據客戶要求而定制的產品,此外還必須不斷提高生產力水平。只有那些能以更少的能源和資源完成產品生產的企業,才能夠應對不斷增長的成本壓力。西門子針對用戶需求推出數字化企業軟件套件解決方案,助力用戶解決中國制造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面臨的諸多挑戰,如提高效率、提高工廠的靈活性,縮短新產品上市的時間及提高產品質量等。
北京九思易自動化軟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思易)為用戶提供專業的組態軟件、嵌入式軟件應用、自動化信息化軟件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其在全球率先推出集成最新IT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基于網絡計算和.NET平臺的新一代組態軟件,具有劃時代意義。其領先的圖形系統、C#用戶程序、多語言等功能,全面提升的穩定性、開放性和用戶人機體驗,已成為新一代組態軟件的典范。